南通通州激勵社會群體運用“互聯網+”
11月上旬,江蘇省認定了62家省級創業示范基地。通州區的南通金羽農民創業園、南通新天地家紡電商創業園上榜。
這兩個創業園都是運用“互聯網+”的典型。金羽農民創業園位于東社鎮,該園打破固有的以園區型、樓宇型、廠房型創業孵化基地的模式,以土地作為承載物,通過土地流轉、提供種苗、技術培訓和統一銷售等形式,對入孵實體進行一站式創業輔導;坐落于中國南通家紡城的新天地家紡電商創業園,將本地成熟的家紡產業,由“線下向線上”延伸,由“境內向境外”拓展,帶動了一批電商、微商將生意做到海外。
群眾致富的最大潛力在創業,通州以優化環境、改進服務、強化政策支持為先導,激勵各類社會群體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創造財富,在“互聯網+”背景下,走出了網絡創業的“通州路徑”。
在推進網絡創業的過程中,通州突出返鄉人員、大學生村官、大學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鼓勵大中專畢業生、村居干部、農民經紀人等帶領周邊人群“抱團創業”。
曹榮、孫春梅夫婦同為碩士研究生,放棄城市工作和生活,回鄉創辦南通金羽農民創業園。創業園通過農業技術、農民經紀人培訓等形式向園區和周邊農民傳授現代種養殖技術,發放農產品種子和雞苗,帶動1000多戶村民致富;同時成功孵化創業實體82家,帶動1300多人就業。有了這些農民創客,創業園順勢搭建電商平臺,將自身和周邊農民種植的新鮮蔬菜以及成品雞從田間快速送到城市人家的餐桌。
金羽農民創業園以“互聯網+綠色農業”的模式,助推農民返鄉創業、就近創業。曹榮說:“創業園有今天,一靠政府扶持,二靠互聯網。”
據通州區就業管理中心負責人透露,通州先后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文件都是“干貨”,僅為創業者提供小額貼息創業貸款就已近1200萬元,還開通了稅費減免和創業補貼等綠色通道。
11月25日,走進南通新天地家紡電商創業園,濃厚的創業氛圍撲面而來。23歲的尤思怡以前對開網店一竅不通,在通州區人社部門提供的免費培訓班上,她學習了網店裝潢、運營促銷等技術后,申請了兩萬元創業小額貸款,在英國亞馬遜網站上開了一家專門銷售奢華風格家紡產品的跨境網店。問她生意如何,她喜不自禁:“每天二三十單,月交易額5萬英鎊。”
南通創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劍是當地知名的家紡電商,也是首家進駐電商創業園的精英,迄今已引導帶動100多名大學生從事跨境電商業務,最近被評為“南通市十佳創業典型”。自2015年初電商創業園開園以來,已累計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800萬美元,直接帶動就業約600人,帶動園區外圍就業人員1500多人。截至目前,電商園已有100余家企業入駐創業,其中從事跨境家紡電商的52家。創業園負責人許燕城說:“為此,通州人社部門在創業園里設立了兩家創業指導工作站,現在有18名導師。”
作為服務網絡創業的“最后一米”,通州一邊牽手亞馬遜、速賣通等“電商巨頭”打造電商平臺“塔尖”,一邊培育本土電商塑造電商平臺“塔身”和“塔基”。今年5月,先后與亞馬遜、易貝等全球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合作,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網上絲路高峰論壇暨中國南通家紡城第三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論壇。多次邀請電商平臺講師和網絡創業成功人士授課,全面激活各類創業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