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元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來了!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為何落戶銀川?
3月11日,由銀川市人民政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山東如意投資控股集團、銀川濱河新區管委會承辦的“推進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京舉行,標志著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落戶寧夏銀川。
這個項目不簡單
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提出的現代紡織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規劃》對建設智慧型紡織基地指明了努力方向,并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規劃》提出,強化高品質、功能性、智能化產品比重大幅提升,推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產業形態快速發展,離不開“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支撐,必須建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制造示范基地,形成3~5個產值達千億元的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
此次,銀川市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簽訂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創建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工作正式全面啟動。雙方將本著務實、雙贏的原則,全面落實合作協議,既為加快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建設,為銀川邁向國際化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撐,也為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紡織強國,提供了率先實踐的舞臺。
目前,山東如意投資控股集團在銀川建設包括棉紡、化纖、面料、服裝在內的智慧型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生產線,短期規劃要完成300億元投資;遠期則要依托銀川建設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和建設智慧城市的契機,打造以民營集團為核心的千億元世界級產業集群。預計“十三五”末,寧夏現代紡織產業規模將達到近2000億元,年產值將達700億元。
簽約儀式規格高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咸輝出席簽約儀式,并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進行了會晤。
在會晤中,咸輝表示,寧夏是個有魅力的好地方。寧夏素有“民族團結”和“塞上江南”兩張名片,環境好,人和睦;目前又在智慧型城市和大數據建設方面具有全國影響力。寧夏具有原絨收購和分梳的資源和產業優勢,近年來把現代紡織業作為主要產業進行推動和發展,在政策和稅收方面給予傾斜,提供有利的發展條件。此次銀川市和中紡聯合作推進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是正確的戰略選擇,她要求銀川市政府主動跟進、做好服務,為項目落地提供良好條件;也希望中紡聯繼續給予支持,介紹更多紡織企業家和更多好的紡織項目到寧夏,共同促進現代紡織業在寧夏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孫瑞哲表示,如何把傳統紡織產業升級為智慧產業,是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任務。在當前形勢下,紡織業在國民經濟中起到堅強的支撐作用,利潤占比、投資規模、運行質量穩步提升,并活躍著一批優秀的企業家。紡織業一向是“敢為天下先”的產業,從當年為國家出口創匯做出巨大貢獻,到新世紀以來勇于實踐和突破,在信息化、社會責任、品牌建設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實現領跑。當前,紡織行業已成為時尚經濟的組成部分,表現出先進制造、時尚和科技的“新三板”特色。他表示,中紡聯將通過此次戰略合作,促進紡織業在新經濟形態下扎根寧夏這片沃土,做出樣本,把寧夏建設好,加速建設紡織強國。
在接下來的簽約儀式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銀川市市長、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白尚成,山東如意投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分別在致辭中表達了推進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的信心和希望(摘要附后)。
銀川市政府副市長郭柏春(前右)代表銀川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紡織聯合會副會長楊紀朝簽訂《推進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西安工程大學校長高嶺(前右)與山東如意投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簽訂如意時尚學院的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山東如意投資控股集團與西安工程大學在銀川濱河新區共同籌辦如意時尚學院。如意時尚學院將在隨后出臺的銀川紡織產業十年規劃戰略指導下,培養優秀的紡織服裝人才,同時引領產業向高端、智能化、智慧型發展,在產業規劃、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為以上目標的實現提供發展基礎。
簽約儀式由銀川市政協主席、濱河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凱主持。
為什么是寧夏銀川?
會上,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右二)、銀川市副市長郭柏春(左二)、山東如意投資控股集團執行總裁、如意發展建設集團總經理宇恒星(右一),在中紡聯副秘書長、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峻(左一)的主持下,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
“首當其沖”的一個問題就是:全國第一個智慧型紡織基地,為什么落戶在了銀川?
郭柏春告訴記者:銀川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走在全國的前面。銀川的智慧城市有三大目標:一是提高政府管理城市的水平,二是便民、利民、惠民,三是推動智慧產業落地。其中最主要的一項主要是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對產業的升級改造,這方面和山東如意作了嘗試。銀川智慧城市本身設施比較完善,一是有大數據中心,有10萬組服務器,可以保證如意、包括未來智慧型紡織基地所有企業的大數據存儲。二是通過智慧城市建設,銀川吸引了大量的數據挖掘人才,這方面將給智慧型紡織基地提供幫助。此外,銀川還提出建設中國時尚之都的目標。這將為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提供基礎和方向。
具體地說,相關的軟硬件條件和產業基礎使這一選擇成為必然,銀川建設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的內涵也十分豐富。
現代紡織產業示范園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2號工程”,也是國家發改委批準建立的全國第一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寧夏作為全球原絨交易集散地和原料基地,年收購交易原絨達12000噸,占全球原絨交易總量的65%以上,羊絨分梳能力13000噸,年分梳羊絨8000噸居全球首位。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1號工程”,緊鄰寧夏生態紡織示范園,在產業鏈條上下游銜接、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有向化纖產業延伸的潛力,通過煤化工產業中的煤制甲醇,可以向下延伸出烯烴類和芳烴類的化工產品,為進一步生產制造合成纖維提供原料資源。政策優勢突出,寧夏確立紡織產業為自治區特色優勢產業,從土地、能源、資金等各方面都給予政策扶持。尤其是銀川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行,通過保稅區加工貿易出口再進口,為消除國內外紡織原料“剪刀差”提供了便利,免除了棉花和部分化纖原料多重稅收,對投資企業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近年來,寧夏培育和引進了中銀絨業、中國恒天、山東如意、山東恒豐等大型知名紡織企業,新上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生產線。不斷延伸羊絨、棉紡、化纖等產業鏈,上游與寧東基地煤化工、石油化工銜接,下游向服裝、家紡等終端產品拓展,打造紡織全產業鏈。預計“十三五”末,寧夏現代紡織產業規模將達到近2000億元,年產值將達700億元。
作為寧夏的首府,銀川市不僅有規模成熟的產業基礎,而且有高端智能化紡織先行先試的成功典范,更具有全國智慧城市整合資源、平臺的有力條件。同時,銀川市通過金融創新、機制創新推動現代紡織產業發展更是取得顯著成效。
金融平臺的搭建,以及得天獨厚的資源、通道優勢,使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有望成為國家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的一個表率,也將助推寧夏輕重工業比重趨向合理化及拉動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此外,銀川市率先在恒天如意科技產業城建設中采用“8+1”模式,設立100億元紡織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山東如意集團通過搭建融資平臺,斥資110億元,成功控股日本瑞納、收購法國杉卓、曼之、柯笛碧羅等國際一線品牌。
與此同時,銀川市支持中國恒天集團牽頭發起寧夏羊絨產業發展基金,目前注資30億元,強化了寧夏羊絨產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恒天、如意在銀川做了些什么?
2015年8月,銀川市與中國紡織業兩大巨頭中國恒天、山東如意結成戰略合作伙伴,揭開了國際紡織巨頭布局銀川的新篇章。
如意集團是全球著名的跨國紡織業集團,在全國紡織服裝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近年來,如意集團按照國際化視野,加快全球化戰略布局。2013年以來,先后收購澳大利亞1000平方公里卡比棉田、英國哈里斯毛呢、新西蘭WSI毛條公司,投資建設巴基斯坦紡織項目,收購新疆天盛,在全球布局紡織原料生產基地。同時,全面加快生產制造和品牌國際化步伐,斥資收購了為日本和英國皇家服務的日本瑞納、英國泰勒毛紡兩家百年服裝生產企業,以及德國派納服裝、意大利ADD公司,在意大利、英國、日本、韓國四大時尚中心建立了如意的創意設計中心和時尚研發中心。今年又斥資13億歐元收購法國SMCP集團三大輕奢品牌,邁出全球化布局、國際化生產制造和品牌打造的發展步伐。
2013年,如意集團順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寧夏內陸開放試驗區的政策優勢,開啟如意布局銀川的新樂章。先后投資80億元,建設賀蘭現代紡織園區和綜保區兩個棉紡生產園區。2015年,開始加速高端生產要素向濱河聚集,攜手恒天集團,共同揭開了濱河紡織產業城建設的序幕。
紡織產業城計劃總投資288億元,僅用1年時間,就成功對接落地9個項目,總投資237億元,占計劃投資的82%。
2015年8月,總投資22億的年產3000萬件襯衣300萬套西裝項目破土動工。項目采用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化柔性生產線,集30秒3D量體、個性化定制、智能化批量生產、3小時出產品等諸多特性于一體。從開挖第一方土,到第一批服裝產品下線,建設期9個月。2016年8月28日,第一批如意高檔西裝從濱河出發,銷往國內外市場,邁出銀川產業發展新步伐,創造了新的“銀川速度”。
2016年2月,總投資54億元的年產12萬噸高性能差別化氨綸纖維項目開工建設,計劃今年投產,年消耗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產出的PTG等基礎化工原料10萬噸,進一步打通寧東下游產業鏈。項目全球規模最大、產量最高,采用智能化機器人生產,生產成本最低,可完全替代進口產品。
2016年4月,總投資33億的年產1000萬米呢絨、1億米色織布兩個項目開工建設,計劃項目一期2017年8月28日投產,項目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2016全國智能制造示范項目。
2016年6月,總投資50億元的年產15萬噸碳纖維項目簽約落地。
2016年8月,總投資15億的日本瑞納200萬件女裝、100萬件毛衫、1000萬雙襪子三個項目開始設備安裝,計劃2017年5月起陸續投產。
同時,如意集團結合銀川大數據中心,與科教城北方聯盟大學、銀川大學、地質大學等院校合作,開辦時尚學院,開設相關專業,打造從設計、研發、制造、品牌、人才培養、國際營銷、私人定制、互聯網+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的紡織產業集群。到“十三五”末,如意集團在銀川將實現年產值600億元,吸納就業5萬人,帶動銀川輕重工業比重由2:8調整為3:7。
致辭摘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銀川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銀川紡織產業開啟發展新征程。
在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紡織界代表積極發聲,圍繞紡織行業發展紛紛建言獻策。其中有代表建議:“要加強產業引導,圍繞區域產業發展規劃與特色,將國資、外資、民營企業組織起來,組建產業鏈分工合作聯盟,形成產業配套發展,形成整體合力”。這是團結合作、共生共贏的發展思路,是我國紡織工業發展路徑的微觀體現,也是我國紡織工業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區域品牌戰略目標的有力舉措。此次戰略合作,對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來說,是履行應有職責,踐行行業發展使命;對于銀川市委市政府來說,是踐行“為銀川謀發展、為人民謀福祉”這一終極使命的重大抉擇。
支持中西部地區紡織產業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紡織工業“十三五”期間的重點任務之一;依托西部地區特色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引導東部產業有序轉移,促進中西部紡織產業發展,逐步形成具有當地特色標記的特色產業體系,著力打造紡織產業區域品牌,推進行業品牌建設,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工作目標之一。這些都與銀川紡織產業的發展布局不謀而合,也是本次合作的堅實基礎。
銀川市委市政府以《中國制造2025寧夏行動綱要》、《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寧夏“十三五”規劃綱要》為指導,準確把握自身優勢,統籌規劃,整體布局,協調推進,加快構建現代紡織產業制造體系,逐步推進紡織產業智慧集群建設。作為寧夏八大優勢戰略產業之一,建設紡織產業智慧集群,是銀川發展智慧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銀川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石。雙方的聯合行動,無疑將為寧夏發展智慧紡織產業注入新活力,也為紡織工業的發展增添新動能。
相信通過雙方精誠合作,優化智慧資源配置,打造“智慧紡織”樣板工程,以創建示范企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逐步建成智慧紡織產業集群,必將實現傳統產業向智慧產業的華麗轉身。以中國西部(銀川)服裝服飾藝術節為基礎,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充分發揮當地特色文化創意、時尚要素的引領性作用,塑造銀川“西部時尚之都”的品牌形象,最終將提升區域品牌競爭力,增強我國紡織工業時尚話語權。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希望銀川市委市政府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支持下,在智慧產業的道路上,永葆初心,砥礪前行,為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做出新貢獻。
銀川市市長、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白尚成:
盛世春來早,奮進正當時。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是銀川產業轉型升級的一件大事,也是銀川經濟發展的一件喜事,標志著銀川紡織產業將翻開全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的篇章,也標志著銀川加快構建以智能化為方向的現代產業新體系邁出了堅實步伐。
“互聯網+”是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發展智慧產業是創新時代背景下銀川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近年來,銀川市積極迎接產業智慧化的時代挑戰,主動擁抱互聯網,大力實施“反梯度”發展戰略,以新理念統籌全局,以新動能推動發展,提前謀劃、搶先布局現代紡織、智慧城市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累計投資近千億元,構建了“一城四園”的紡織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紡紗紡織、羊絨精紡、服裝設計、化纖等業態為一體的現代紡織全產業鏈,年產值近300億元。同時,我們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支撐,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嫁接到紡織產業,通過信息(數據)要素投入,改善產業邊際效率,提升勞動生產率,3D掃描裁剪、30秒形成180多個數據、2小時成衣,實現了個性化定制、智能化生產,成就了高端智能紡織產業發展的業界典范,成為銀川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此次,我們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進行戰略合作,攜手建設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就是我們認真落實“中國制造2025”,強化互聯網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融合、創新驅動作用的生動實踐,也是中國紡織產業主動搶占產業智慧化這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制高點,帶動整個行業由大做強的戰略宣言。在此,我們衷心希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資源優勢、平臺優勢、市場優勢、國際競爭優勢,整合各種資源要素,以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為切入點,強化在高新技術纖維、高端紡織裝備、信息化技術應用、設計創意、品牌營銷等方面的創新,深化“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應用研發,推動紡織產業從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終端消費的全過程智慧化,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努力將銀川打造成國家智慧型紡織產業的龍頭,構建起新常態下中國現代紡織產業新體系,樹立中國紡織產業民族品牌、國際品牌;
●中國恒天集團、山東如意集團等現代紡織企業,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全力支持下,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產品優勢,潛心打造和優化紡織產業的生產結構和產品形象,以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媒,推動銀川紡織產業向高端化、多元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融合發展,將銀川打造成現代紡織產業之都。
我們誠摯邀請更多有志于紡織產業智慧化的各位企業家、各界朋友,到銀川來走一走、看一看,考察銀川、投資銀川、置業銀川,和銀川一道,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發展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我們將以“西部最優、比東部更優”的發展環境,“四低一高”的優惠政策,最貼心的優質服務,讓您投資銀川、置業銀川有豐厚的回報、滿意的收獲。
山東如意投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
今天對銀川市,對我們中國紡織行業,對我這樣一個17歲開始從事紡織產業,在行業里邊打拼了近50年的老紡織人來說,是一個大喜的日子,也是難忘的日子。50年的從業歷史告訴我什么?我們中國紡織業真的是一個朝陽產業,是一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是一個運行良好、效益穩定的行業。在全球而言,我們不僅擁有40%的紡織產能,也引領著時尚、科技和流行的風貌,“中國制造”現在已經是全球高端制造和中高端時尚的引領者。這一點令歐美國家由衷羨慕,也令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紡織業在奮力追趕。
如意作為中國紡織業的領軍企業,近幾年主要在科技和時尚兩條線上建設現代紡織業。科技線就是打造智慧紡織、“互聯網+”的紡織生產線;時尚線就是要把全球的高端品牌、時尚品牌、快時尚品牌通過并購和資產重組的方式“走出去”、拿進來,掌握時尚話語權。3年來,我們在寧夏銀川濱河新區先后投資300億元,建設全球最大的智慧化紡織服裝生產線,當一年后這些項目陸續投產時,我相信,不僅會讓中國紡織人大吃一驚,而且會讓世界大吃一驚。山東如意和恒天集團、金昇紡織等企業合作,一定會在這個智慧產業行動中貢獻我們更大的力量。
銀川山美,水美,人更美。那里的自然環境、硬件條件非常適宜紡織業的要求,更可貴的是,當地政府真抓實干地為企業排憂解難;當地人民樸實、智慧、親切、善良。另外,銀川是座智慧的城市,具有智慧、現代、創新的精神。他們智慧地運用資金、金融和資本市場,智慧地解決了我們企業很難解決的一系列問題,最終達成了當地各項事業順利發展、企業可以安心從事產業轉型升級的雙贏結果。
所以,作為一個先行者,一個老紡織,我有決心在這一合作框架協議的指導下付出更多努力,將銀川建成全球領先的智慧紡織產業基地。讓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