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權威媒體今赴總理之約,行業人關心的問題全在這里
3月15日,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的日子。往年,閉幕大會結束后,《中國紡織報》記者就勝利完成采訪任務,可以打道回府了,但今年,《中國紡織報》記者接到了一份珍貴的邀請函,受邀參加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的記者招待會!
紡織行業媒體有幸赴兩會的“總理之約”,在小記從業20年的見識里,可是前所未有噠!
今天一大早,記者就興沖沖地趕到金色大廳☞占!座!
本以為自己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卻不料,敬業的國內外記者們都是早作綢繆,有備而來。最“極端”的——
有記者凌晨3點就趕到人民大會堂前排隊了。
朋友圈里,同行感懷記者們的敬業:新聞不死,傳媒永恒。
這是我們精心準備的涉及棉花產業鏈上下游市場化的問題。
鄰座的外媒來自埃及,他表示,埃及有不少中國生產的服裝,他期待“Made In China”有更高品質。
今年的記者會長達2個多小時,總理共回答了19位記者的提問。問題涉及經濟、外交、民生、簡政放權等。雖然我們的記者最終并沒有“搶”到現場提問的機會,但總理的答問內容不少都事關紡織業的健康發展。
對此,小編全給你摘出來啦!
有關對外貿易
1.中美貿易
問題關鍵詞:中美關系如何發展?
總理回答:
特朗普總統當選以后,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通了電話,兩位元首都表示要共同推進中美關系向前發展。特朗普總統和美國新政府的高官也都明確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這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不是風云變幻能夠動搖的,也動搖不得。有了這樣一個政治基礎,中美合作的前景是廣闊的。
我們之所以對中美關系前行持樂觀態度,是因為中美建交幾十年了,已經有了廣泛的共同利益。當然,我們之間也有分歧,比如在就業崗位、匯率等問題上有些看法不一,或者在安全問題上也有不同認識。但是,我們雙方都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加強溝通,坐下來談,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現在兩國外交部門正就兩國元首會晤進行溝通。我想,中美關系不僅會關系兩國利益,而且涉及到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穩定,我們要維護它前行。
至于貿易問題,我在兩會參加代表團討論時,有來自外貿企業的人大代表跟我說,雖然中方是貿易順差,但是企業生產的產品利潤90%以上是美國企業拿走了,中國的生產企業拿到的利潤最低只有2%~3%。據有關統計,光去年一年,中美的貿易、投資給美國創造的就業崗位過百萬個。當然,各方的統計方法可能不一,沒關系,我們坐下來談,總是會有共識,即便一時達不成共識,可以擱置分歧,智者的辦法是擴大共同利益,分歧點所占比例就會更小。
我想起前兩天看到國際上有一個權威智庫發表文章,他們認為,如果中美發生貿易戰的話,首先受損的是外資企業,首當其沖的是美資企業。我們不希望看到打貿易戰,貿易戰帶不來貿易公平,而且雙方都受損。現在全世界都比較關心中美關系,中方希望,中美關系不管有什么樣的坎坷,還是要向前走、向好處走。中美兩國人民都是偉大的人民,我們有智慧來管控分歧,我們有需要也有條件來擴大共同利益。
2.中歐貿易
問題關鍵詞:中國對歐盟企業的市場準入待遇如何?
總理回答:
中方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而且希望看到貿易平衡,否則不可持續。如果說賺錢的話,我想歐洲企業在中國不僅有錢可賺,而且還是賺大頭,因為你們處于價值鏈的高端。如果你們歐洲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那貿易不平衡的狀況就會有明顯改善。
中國提出和歐盟加快談判投資協定,希望能夠得到積極的回應。有一個高水平的BIT,那必將會有助于雙方擴大相互開放。即便暫時沒有這個協定,我們也會不斷擴大對歐盟企業的準入,讓歐盟企業在華投資和中國企業一樣,只要注冊了,就一視同仁。中歐之間存在貿易摩擦,我們有經驗去妥善解決。我這里特別強調,中國始終支持一個團結繁榮穩定的歐盟,也支持強大的歐元,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因為這有利于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文明多樣化。我對歐盟的前景是樂觀的,我們對中歐關系的發展前景也是看好的。
3.自由貿易
問題關鍵詞:中國如何推進自由貿易和開放型經濟?
總理回答:
首先,在全球化進程受到一些非議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挫折的情況下,中國始終堅持一貫的立場,那就是:維護經濟全球化,支持自由貿易。這本身就表明中國是要推動開放。實際上,全球化使各國都受益了,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像分配等方面,但它們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問題,而是應對的問題。中方也愿意和世界各國一道來改善全球治理體系。全球化和世界的和平發展合作是一體的、不可分的。關起門來以鄰為壑,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這其中也因為中國一直在堅持不斷地擴大開放。中國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但關起門來也辦不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的開放大門會越開越大。當然,開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回過頭來看,這幾十年來,我們的步伐一直是向前進的。
去年,我們吸引外資在發展中國家仍居首位,達到1260億美元。世界銀行對中國營商環境的評估,去年和2013年相比上升了18位。我們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已經逐步擴大到11個省區市,而且還會把普遍適用的經驗向全國推廣。我們還要在今年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不斷推出擴大開放的措施。我們也和很多國家提議,建立自由貿易區或者進行投資貿易協定的談判,這些都是有利于雙向開放的措施。有一點我想大家要明確,就是你的開放力度越大,開放程度越深,這里面的摩擦相應就會越多,但是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小。對此,我們是有信心的。我們就是要打造開放的高地、投資的熱土,和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至于維護全球貿易的自由化,這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因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們對已經達成或者希望達成的一些區域貿易安排一直持開放態度,也樂見其成。只要是有利于貿易自由化的,我們都會去參與、去推進,而且中國人明白,要用開放抓住全球化的機遇,不管有什么挑戰都不能錯過。
關于區域的自由貿易安排,涉及中國的,有條件的,我們持開放態度,愿意去進行推動。我們不會越俎代庖,不會超越區域去做不應是中國做的事情。
4.匯率問題
問題關鍵詞:匯率下跌、外儲下降、外匯管制,幾害相權作何選擇?
總理回答:
首先關于匯率。去年因為國際貨幣市場動蕩,特別是美元走高,許多貨幣尤其是主要國際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大幅度貶值,而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是比較小的。因為我們不希望通過貶值來增加出口,這不利于企業轉型升級。我們也不希望打貿易戰,這不利于國際貿易和貨幣體系的穩定。我們堅持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可以說在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大的情況下,我們保持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當然,這也得益于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是對國際貨幣體系穩定的重要貢獻。
至于說到外匯儲備,中國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合理的外匯儲備規模到底需要多少?這可能還有一個實踐探索的過程。總之,我們的外匯儲備是充裕的,是足以支付進口和滿足短期償債需要的,遠遠高于國際標準。
至于說到我們對于用匯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查,實際上這是法律法規早就規定的。我在這里明確,企業正常的用匯、居民到國外求學旅游等的合理用匯是有保證的。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是有分量的,匯率會保持基本穩定。
有關制造業發展
1.減稅降費
問題關鍵詞:企業抱怨稅費負擔過重,有什么改進政策措施?
總理回答:
我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用了很多篇幅也提出了許多措施來強調,今年要推進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特別是那些名目繁多、企業不堪重負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這些收費是有用途的,有的是用來“養人”的,減少收費,那政府就要過緊日子。我明確提出,中央政府要帶頭,一律減少一般性支出5%以上。我在參加代表團討論時,許多地方政府也都有這樣的表示。我們就是要用政府的“痛”換來企業的“順”,讓企業輕裝上陣,提高競爭力。我們還要通過像降網費、電費、物流成本等措施,力爭今年減稅降費能夠達到萬億元人民幣。當然,根本上還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2.優質產品
問題關鍵詞:消費者抱怨很多高品質的產品在國內生產不了,有什么改進政策措施?
總理回答:
消費者抱怨中國的一些產品質量不優,這說明我們的企業需要讓產品進入質量時代,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們實施《中國制造2025》,就是要提升企業產品和裝備的質量。當然,國際上也有一種輿論,說是不是中國會減少進口,開放有所收縮,這是誤解。提高中國產品的質量,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必然要更大地打開開放的大門,更多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當然我們會嚴格保護知識產權,讓企業雙贏。對于普通消費者所需要的一些優質產品一時供給不上,我們還可能考慮降低關稅、增加進口。總之,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從中受惠,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企業下決心,通過發揚工匠精神,使自己的產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總理金句回應19個問題
1.談中美關系
中美關系不管有什么樣的坎坷,還是要向前走、向好處走。
2.談中國發展
今年經濟增速定在6.5%左右,其實6.5%這個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
3.談對外開放
維護全球貿易的自由化,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因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4.談簡政放權
必須自我革命,刀刃向內,堅韌不拔推進簡政放權。
5.談朝鮮半島問題
按常理說,誰也不愿意自己的家門口整天鬧個不停。
6.談就業
不會也不允許出現大規模群體性失業。
7.談為政之要
為政之要就是要舍小利、顧大義、順民心。
8.談創業創新
創造環境,讓人民群眾創業創新熱情持久不衰。
9.談香港發展
準備今年在香港和內地試行“債券通”。
10.談中俄關系
中俄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不僅有利于地區,也有利于世界。
11.談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是對國際貨幣體系穩定的重要貢獻。
12.談下崗工人
最關心的就是在去產能過程中如何安置好職工。
13.談房屋產權70年到期
已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研究提議案。
14.談亞太地區
我們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冷戰思維下所謂“選邊站隊”的事情發生。
15.談減稅降費
用政府的“痛”換來企業的“順”。
16.談兩岸關系
堅決反對“臺獨”,堅決維護臺海和平。
17.談中歐關系
中國提出和歐盟加快談判投資協定,希望能夠得到積極的回應。
18.談霧霾
藍天在未來不會也不應該成為奢侈品。
19.談“3·15”
給優質產品“點贊”,把不良奸商“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