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鞋企抓住三大要素創立線上銷售自主品牌
在部分運動鞋企還在為創牌發愁時,古奇天倫、莫蕾蔻蕾等女鞋自主品牌已經在各大電商平臺聲名鵲起。近年來,福建莆田鞋業企業抓住電商“井噴式”發展時機,強化人才和營銷戰略,創立出多個知名線上品牌。
在古奇天倫的庫房,幾位工人正在將鞋子裝盒、添加標簽,熟練而有序。倉庫旁有一間帶玻璃推拉門的小房間,是福建古奇天倫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麗泉的辦公室。站在這間略顯簡陋的房間里,張麗泉說,這個辦公室已經比從前的那間好許多。
2014年,古奇天倫生產了一款定價178元的魚嘴革鞋,電商平臺上有兩個鏈接賣到10000雙以上。在當時,這個成績堪稱銷售奇跡。為此,廣東省惠州市商貿局局長特意帶隊考察古奇天倫。由于張麗泉當時的辦公室太過簡陋,對方甚至不敢相信他就是副總。張麗泉說,其實自己并非刻意節儉,只是企業發展太快,一直埋頭向前沖,根本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
2011年創立以來,古奇天倫營業額一直以幾何級的速度增長。從第一個月銷售額幾乎為零,到2016年,古奇天倫已在淘寶網發展了69000多家分銷店鋪、天貓商城141家分銷店鋪、京東商城400多家分銷店鋪,唯品會、一號店、亞馬遜中國、當當網等主流電商網站也都開設品牌旗艦店,直接帶動就業人數5萬人。2016年古奇天倫品牌女鞋排名淘寶網女鞋類目平臺TOP10(古奇天倫旗下有多個女鞋品牌,如合計旗下所有品牌,營業額連續幾年位列淘寶網女鞋類目平臺第一),并成為唯品會平臺TOP10重點商家。
——時機:對的時間進入對的市場
張麗泉談到,2010年前后,淘寶網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還屬于新興購物渠道,不少人的網絡購物屬于沖動消費。相比服裝,在網絡上買鞋的人更少。當時,女鞋市場基本被百貨商場里的一些傳統品牌把持。在渠道為王的時代,商場里的女鞋價格高企,一雙鞋動輒幾百元、上千元。一方面,消費者對高企的價格并非沒有怨言;另一方面,隨著八零后、九零后等年輕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體,商場里的鞋子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他們個性化、多元化、小眾化的需求。
與此同時,一些國外快時尚品牌紛紛搶灘內地市場,主攻年輕消費群體。除了老牌的GAP等,近些年興起的ZARA、HM和優衣庫等也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新寵。國內時裝界被快時尚迅速俘獲。在時尚行業耕耘多年的張麗泉看到了快時尚在女鞋市場的藍海,果斷回到故鄉,與家人一起創立了古奇天倫。
與古奇天倫瞄準市場、主動出擊相比,莫蕾蔻蕾的創牌更顯偶然和被動。在成立莫蕾蔻蕾之前,張建軍從事的是被當地人稱作“阿冒”的名牌鞋仿制。2009年,一場力度空前的打擊查處行動在安福市場展開。張建軍被動轉型,成立自主品牌莫蕾蔻蕾。
回過頭看,2010年前后正是線上品牌創牌的最佳時機。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相關數據,2010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0.8萬億元,而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已經高達5萬億元。這一過程中,古奇天倫、莫蕾蔻蕾、玩覓、盾狐、洛弛、AU&MU等一大批莆田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在采訪中,古奇天倫和莫蕾蔻蕾都將自己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歸結為時代機遇。
——眼光:切蛋糕的人和電商高參
與外界想象有所不同,古奇天倫和并沒有自己的工廠和設計團隊。作為品牌運營者,它只對設計和質量做引導和把關,具體的設計和生產都委托給生產企業,就連品牌廣告也是分銷商在做。張麗泉對自己的定位是“切蛋糕的人”,如何把蛋糕切好,讓鏈條上所有人滿意是他思考的重點。“我們只做自己最擅長的部分,研發、運營、管理、包裝。”張麗泉說。
相比古奇天倫和莫蕾蔻蕾,福建莆田還有一家更“輕”的公司。誕生于本土的匯美公司,為鞋企量身定制電商服務,去年共幫助10多家服務企業實現網絡銷售收入4億元。將鞋類全盤委托給匯美公司代理的不僅有茵曼、初語等知名淘品牌,也有圣大保羅、意大利袋鼠、史努比等國際知名品牌。
茵蔓、初語是廣東一家互聯網服飾企業打造的兩大女裝品牌,在網絡銷售中名列前茅。前兩年,該企業與匯美合作,由匯美公司全盤托管茵蔓、初語女鞋的設計、生產和網絡銷售,茵蔓和初語只出品牌。經過一年的精心運作,匯美公司成功幫助兩個品牌實現線上女鞋的銷售,銷售額接近一億元,贏得了客戶的肯定和信任。
通過專業分析和判斷,匯美公司可以提前半年為各家品牌鞋企做出商品企劃方案,內容包括顏色搭配、品類、數量、出貨節點等等,甚至精確到每一批、每一天出多少雙鞋。“我們已經擁有了較強的市場預測能力,準確率超過85%。去年上半年,我們就預測出會出現暖冬現象,所以一雙雪地靴的訂單都沒有下,后來證明預判完全正確。”莆田匯美公司總經理劉建杰說。
從初期的“只會上網賣鞋”到“拿到一雙鞋就知道上哪個平臺會熱賣”,再到現在的“用數據分析指導鞋企生產和備貨”,如今匯美公司為多家品牌提供個性化的電商服務,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高參”。
——堅持:完善產品,適應環境
“女人的鞋柜里永遠缺一雙鞋,就看你的那雙有沒有打動她。”張麗泉說。從品牌創立伊始,古奇天倫始終將消費者需求作為重中之重。一旦市場出現問題,管理層首先從產品上找原因。
2015年有段時間,古奇天倫銷量不盡理想。張麗泉放下手頭的工作,來到上海南京路。站在繁華的街道旁,他一邊盯著來來往往的人流,一邊反思自己的產品。觀察中張麗泉發現,當下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而對這兩類人群而言,古奇的鞋子在設計上偏于保守,價格也偏高。回到公司后,他立刻指導廠家在設計上加以改進,并根據消費群體對產品線進一步細分。調整之后,針對“80后”和“90后”的產品各占30%,針對“70”后和“00后”的產品各占20%。不久后,古奇天倫的銷量果然重拾升勢。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改進,是古奇天倫一路走來的制勝法寶。“與大品牌相比,我們的優勢就是小而快、快準狠。”張麗泉說。
與古奇天倫一樣,莫蕾蔻蕾的生意也非一帆風順。創牌之初,莫蕾蔻蕾的設計主要參考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紅底鞋。紅底鞋以細長的高跟、紅色的鞋底蜚聲時尚界。然而在國內,相似的設計卻水土不服,由于國內消費者對十厘米以上的高跟接受度低,莫蕾蔻蕾因為這批產品虧損了幾百萬元。但管理層并沒有放棄,根據市場需求重新改造產品,終于贏得了消費者的芳心。
2015年后,電商平臺的營銷環境也在悄然改變。淘寶網等電商平臺對首頁廣告、引流等方面做出了嚴格限制,單一品牌和單一品類的廣告只能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內。對于一向以營銷見長的福建莆田鞋企,這一變化影響巨大,古奇天倫、莫蕾蔻蕾等企業不得不以多品牌戰略應對。莫蕾蔻蕾由最初的單一品牌發展到現在26個品牌。總經理張琪談到,企業經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只要堅持住,總會找到出路。
通過多元化戰略整合,張琪預測,2017年莫蕾蔻蕾的營業額會上一個大臺階;劉建杰展望,匯美公司每年都會有10%以上增長,如果發展的快,甚至可以通過收購、控股、參股等方式成為品牌投資商;張麗泉正在為下一個引爆點跨境電商做準備,目前古奇天倫所有鞋款的圖片都有中英文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