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資本攜手
2016年6月7日晚長園集團公告稱,擬收購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和鷹科技)4800萬股股份,占其股本總額的80%,股份轉讓的價格為18.8億元。2016年7月7日,和鷹科技在上海諾寶中心隆重召開2016年合作伙伴大會,在會上以和鷹科技官方名義首次向媒體及與會人員發聲,宣布了長園集團收購和鷹科技這一重磅消息。長園集團作為一家上市集團,收購和鷹科技80%股份,這也就意味著和鷹科技實際上已經成功上市了,只是形式與企業自己單獨上市略有區別。
2016年6月21日,浙江滬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掛牌敲鐘儀式在北京舉行(簡稱:滬龍科技;股票代碼:837210)。企業發展需要人才和資本的雙引擎,選擇登錄“新三板”,是滬龍科技更好地對接和借力資本市場的開始,必定成為滬龍科技戰略得以實施的新助力,必將更好地增強企業運作能力,提升轉型升級效率。登錄“新三板”對滬龍科技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預示著公司今后將繼續在產業、技術和管理上追求和保持先進性,并通過治理體系、運作體系和競爭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來實現更穩健更高效的發展。
2016年7月29日,江蘇聯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獲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確認函,獲準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簡稱:聯領智能;證券代碼:839117)。11月25日,聯領智能“新三板”掛牌儀式在北京金融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隆重舉行。“新三板”的成功掛牌是聯領智能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和新起點,標志著聯領智能在進一步規范企業發展、追求企業品牌增值和實現公司科學管理方面邁上了新臺階。
在2016年12月7日召開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2016年第177次發審委會議上,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杰克股份)首發申請獲得通過。2017年1月19日,杰克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3337)。這是縫制機械行業又一家獲得主板上市發行的民營龍頭企業。杰克股份本次發行5167萬股,發行價格17.72元/股,發行市盈率22.99倍,發行后總股本20667萬元。其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年產100萬臺智能節能工業縫紉機項目、年產2萬臺特種工業縫紉機技改項目、年產45萬臺永磁伺服電機技改項目、年產300臺自動裁床技改項目。
長園和鷹是目前國內率先完成全球范圍內的CAD排料軟件、自動鋪布機、數控裁剪機、全自動模板縫紉機、智能吊掛系統、智能倉儲系統等系列產品的全面整合,在服裝及軟性材料數字化設備全面解決方案領域處于全球領先位置的企業;滬龍科技主要生產多品種、高效、節能電機及電控驅動系統,是一家生產自動化、管理現代化的科技型民營企業;聯領智能集合常熟百聯自動機械有限公司、蘇州百聯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的資源,主要產品除了自動稱重充絨系統集成、自動發貨包裝系統集成以及家紡用品自動折疊系統集成以外,還有高效工廠管理方案;杰克股份則是專注于工業縫制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行業領先的縫制機械制造商和全球縫制機械行業中產銷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在繼長園集團收購和鷹科技后,和鷹科技以官方形式對媒體首度發聲的2016年合作伙伴大會上,長園集團總裁魯爾兵致辭稱,和鷹科技作為服裝行業專用自動化設備制造企業,尤其在數控裁剪設備、鋪布設備以及吊掛系統方面的領先優勢十分明顯,希望和鷹科技未來在新的平臺上如“鷹之重生”般再創新的輝煌;在滬龍科技的“新三板”掛牌敲鐘儀式上,玉環縣委副書記吳才平先生等縣委領導、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楊曉京、滬龍科技董事長朱義潛及創始人朱永中和劉春菜、上市小組成員等出席了掛牌儀式并都表達了支持與祝愿;在聯領智能的北京“新三板”掛牌儀式上,公司高層均表示整個儀式讓自己身上多了許多責任,有法律責任,有品質與市場責任,還有對企業及企業員工不斷成長進步的責任;在杰克股份上海主板上市儀式上,趙新慶表示,成功上市開啟了公司的新篇章,公司將借助資本市場的廣闊平臺,一如既往地扎根縫制機械、扎根智能制造,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每年,縫制設備行業都會有公司選擇上市。近一年來,和鷹科技、滬龍科技、聯領智能、杰克股份四家在行業各自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先后以不同形式成功上市,一方面證明他們在行業內足夠優秀,另一方面也為他們今后能獲取更多優質資源以便更快更穩地向上發展奠定基礎。上市不僅預示著他們已成為公眾公司,公司的運營和管理將會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和監督,也預示著他們身上將擔負更多的使命和責任,不僅是對企業自身、對企業全體員工、對股東的責任,也是對行業、對產業、對傳統制造業的責任,更是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工業發展的重大責任。
誠然,上市與否是企業自身權衡利弊后作出的慎重選擇,也是許多企業在成立之初就擁有的夢想和規劃。選擇上市,能夠方便募集資金,吸引投資者,能夠增強企業資金的流通性,能夠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員工認同感,能夠回報企業及員工以豐厚利潤,而且也有利于完善企業制度,便于市場化管理。選擇不上市,是為了避免審計成本增加,避免公司的投資風險和被券商炒作,避免公司的各項商業行為隨時處在社會監督下而不敢輕易出錯,避免公司的管理體系跟不上市場變化的步伐。無論如何,希望行業內已經成功上市的所有企業能夠讓上市成為企業的新起點和里程碑,能夠與資本攜手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和更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