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棉紡織市場綜述
據國外分析機構的報道,2017/18年度印度尼西亞棉花進口量預計達到310萬包,高于本年度的305萬包,原因是油價上漲抑制化纖的需求。受國際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印尼紡織品出口預計下降。印尼紡織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1-9月印尼對美國的紡織品出口額為38.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9.8億美元減少3.7%。主要出口目的地為美國(占32.1%)、歐盟(14.6%)和日本(9.8%)。受低價進口商品沖擊和貨幣升值引發消費者采購力減弱的影響,印尼國內紡織品需求下滑。
2017/18年度,印尼國內用棉量預計為310萬包。近幾年,印尼布廠開機率不斷下降,從2014年的58.76%下降到2015年的50%。隨著國內產量的下降和進口量的增多,印尼政府正在考慮限制紗布進口,要求國內工廠只使用國產紗生產。
2016年,印尼紗線工廠共消費184.2萬噸原料,其中棉花占34.9%,化纖占65.1%其他占0.1%。當年,印尼工廠開機率為79%,紗錠總量1210萬錠,分別高于2015年的1192萬錠和65.38%。
受國際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2016年1-9月,印尼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分別下降3.7%、2.2%和10.2%。因此,2015年年中以來印尼布匹就供應過剩。盡管如此,隨著油價的上漲,印尼工廠正在從人造纖維轉向純棉生產,而棉花出口國產量增加會掉一部分棉價上漲帶來的壓力,從而刺激印尼的棉花消費。
印尼棉花進口格局發生變化。2016年下半年巴西取代美國成為印尼棉花進口最大來源,印尼棉花最大供應國為巴西(32.03%)、美國(31.01%)、澳大利亞(16.24%)和阿根廷(5.06%)。2016年,印尼紗線主要出口到中國(70%)、日本(14%)和韓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