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零件產業蓄勢待發(下)
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縫制機械零部件產業集群的代名詞之一,寧波聚集了眾多零部件骨干企業。那么,在行業進入新常態后,寧波集群發展如何,是否像外界傳言那樣,企業再投入意愿不高、多元化趨勢加劇?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寧波零部件的產品品質、生產工藝,以及資金積累、硬件設施,均處在國內同行業前列,在市場競爭中有著比較大的優勢和話語權。對企業及行業的未來,七家企業均表現出了明確且堅定的信心。
德鷹、勇耀兩家旋梭企業表示,未來會進一步加大對產品的研發力度,加強高端產品的有效供給;同時會逐步提升產能,重點對國際市場進行開拓。據了解,德鷹針對關鍵工序開展的機械手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華一總經理周明華預計六月份以后市場會慢慢回落,之后華一會開始做庫存,主要做常規產品。“華一的產品有1萬多種規格,所以必須提前備貨,在下一輪市場需求到來時,可以不像這次這么被動,從而集中力量去研發和生產利潤更高、難度要求更大的產品,進一步把產品的檔次進行提升”。
鄞工總經理包國放表示,整機產品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專業化。零件企業隨之變化和適應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無形中提高了零件的門檻。行業洗牌不斷加速,經過本輪的優勝劣汰后,零件企業的數量和分工會更加合理。按照規劃,未來鄞工會考慮在材料上進行一些研發,并逐步優化加工手段,走效率提升的路子。
根據對生產環節的摸底,針對五軸多工位的生產改進要求,鶴林規劃了一套由20臺數控加工專用機床組成的、用于異型件加工的自動化生產線,已經實際投產6臺,后續的14臺將陸續上馬。鶴林總經理林斌說,目前企業自動化生產還有改進空間,未來會啟動磨床自動化改造工序,通過加裝機械手臂,實現更大程度的自動化;此外,鶴林年內準備上兩條裝配線,目標是實現70%自動,30%人工的配比。
吳劍磊表示,經過ERP等軟件,迪信實現了信息化改造“服務生產、服務管理、服務運營”的目標。未來會繼續深化,利用實時數據為支撐,實現工人效率、設備效率的再提升,專注鋁件裝配件業務,不斷調整生產節奏,合理安排生產,良性有序的增加業務拓展范疇。
林斌將他主導下的變革,稱為鶴林的二次創業。“管理層對新的發展思路和改革很認同,大家對行業的未來信心很足。從產品層面看,鶴林是有優勢的,關鍵要找到好的切入方式。隨著企業產品線架構的擴大,未來會逐漸向組件類生產模式轉變,集成產品優勢,形成獨有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縫機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攻堅期,行業企業踐行強國戰略,尤其在產品質量、研發等層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更多的零部件企業積極發揮“強基”作用,從而支撐行業更快更好更穩地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