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還是不漲?都需謹慎
2017年伊始,各行各業都吹來了一股漲價風,在“漲”或“不漲”的浪潮中,各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此次漲價潮中,縫制設備行業部分企業選擇了漲價,部分企業選擇了不漲價,漲與不漲都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作出的理性決定,但是筆者認為作出決策之前都需要謹慎分析、認真對待,漲有漲的道理,不漲有不漲的理由,無論作何決定,都是中國企業發展走向成熟的一個必經階段。
漲價成因淺析
此輪漲價潮的出現,據分析是源于多種因素,如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貶值、生產管理成本(含企業用工、物流成本)增加、國家環??刂?、供給側改革等等。
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產品元器件價格上漲。如包材、PVC加工料、金屬加工原材料、PCB電路板加工基材等加工出來的半成品部件都是縫制設備行業電控產品不可或缺的,電控產品中紙箱、塑料件、金屬件、線材、PCB電路板的采購價格在2016年年底就陸續接到了供應商的漲價通知,部分供應商在漲價通知中直接聲明,采購價格不提高不再供貨。
二是人民幣貶值造成進口商品價格微調。目前縫制設備電控產品中的關鍵電子元器件大都需進口。2016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抬升,進口電子元器件采購價格受匯率影響很大,各級芯片代理商不得不提高CPU和內存等芯片價格。受匯率影響,電子產品的元器件采購成本至少需要增加5%。
三是企業每年的生產管理成本都在增加。隨著國內物價上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限的新生代勞動者在工作上不再吃苦耐勞,一線工人和技能工人招工困難,企業每年都需要增加人力資源的成本開支;再加上目前國家對高速公路運輸超載加大了管理力度,物流成本開支上漲;第三,辦公場所或廠房購置租賃費用上漲。綜上,企業管理成本的上升已經成為產品提價的重要因素。
四是國家為控制霧霾下大力氣治理環境污染,加緊淘汰落后產能和污染企業。很多小型鋼廠、塑料加工廠、紙箱廠和染整廠都被限產或停產,而一些正規大型企業產能又有限,短時期內造成了加工原部件供不應求的現象,最終造成很多行業開始集體漲價。
五是國家的供給側改革。2016年年初,黨中央習總書記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組成,供給側則主要包含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國務院在落實供給側改革過程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保增長、追質量,對高耗能源產業限制投入,此時市場需求一旦起來之后,短期之內出現了供不應求現象,加上原材料供應緊張,各種加工成品價格就悄然跟漲。
漲價潮的出現,筆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目前國內很多市場以價格競爭為主、產品利潤過低所致。
漲與不漲都有道理
2017年年初,小米、魅族、樂視都宣布調整手機價格,而華為、OPPO和vivo這幾家公司卻沒有宣布漲價,據分析原因是后幾家公司本身采購規模大、產品定價也偏中高端、毛利率較高,能夠消化部分成本上漲的壓力。
縫制設備行業在年初因原材料上漲,部分企業已經作出了上漲產品銷售價格的決定,部分企業還在決策論證中。上游供應商希望價格上漲,下游用戶希望價格下調,生產企業左右為難,漲與不漲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漲價的理由:企業必須利潤最大化才能發展,沒有利潤的企業無法長久生存。利潤最終是依靠銷售的產品或服務來獲得,當產品或服務的成本超過銷售價格的時候,漲價是企業必須作出的選擇。企業有了利潤才會在研發設計上進行更多的投入,發展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或服務,沒有了利潤,企業發展就會停滯不前。
不漲價的道理:企業在作出不漲價選擇的時候,會綜合衡量利弊。價格競爭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最不應該采取的策略,當一家企業的規模和效益能夠掌控行業市場風向標的時候,當一家企業能夠提供各種高中低端全系列產品的時候,當其高附加值的產品線銷售占比較大,部分產品為回饋公司戰略客戶,不漲價亦是合情合理。
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來,是國內第一家從事縫制設備伺服驅動控制研發、生產與服務的電控企業,我們一直堅持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每年科研投入占營業額的8%左右,并且在逐年上升。結合鮑麥克斯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市場細分、市場調研,設計有針對性的滿足目標客戶需求的特色產品,建立屬于鮑麥克斯的品牌形象,同時施行差異化戰略,充分發揮鮑麥克斯技術優勢、人才優勢,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永遠走在行業電控技術發展的前沿,電控產品已經實現了對縫制設備各類產品的全方位覆蓋,我們不隨意降價或提價。
價格競爭不是最好手段
在當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對于企業長期發展來說,價格的作用仍不容小覷,價格競爭的環境還沒有消失,價格仍是企業必須掌握的一張競爭王牌。目前,國內很多行業、企業通過降低價格來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惡性競爭行為屢見不鮮。這種價格戰從短期來看,可能會給企業去庫存,并在價格競爭上給對手壓力。但是長期來看,這種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來獲取營業額增長的價格戰,無異于殺雞取卵。如果企業長期搞低價銷售,利潤便會減少,導致企業在產品創新、技術改造、營銷管理等領域的投入都會大幅度降低,必然影響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的實現,自身的競爭優勢也不可能長久地維持。當受到外部沖擊時,例如人力成本提高、原材料價格上升等不可抗拒因素,企業將不堪一擊。不僅如此,價格降低后企業為維持一定的利潤,還會以犧牲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為代價。這樣不僅給用戶帶來巨大損失,同時也會嚴重阻礙行業的發展。
鮑麥克斯成立十五年以來,從未參與過行業內的價格戰,一直反對以價格為主導的惡性競爭,企業要想做強、做大需要以利潤作為支撐,利潤的一部分用于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來反饋用戶,另一部分用于團隊建設建立各種獎勵制度來反饋員工。在縫制設備電控技術日益成熟、電控企業競爭白熱化、電控產品大打價格戰的時候,鮑麥克斯提出了“做受人尊敬的企業”口號,曾呼吁縫制設備行業企業理性競爭,不要一味地以價格沖擊市場,切實提高自身產品品質才是上上策。
漲價可能是行業發展機遇
在市場變革的每一次浪潮中,優勝劣汰是最基本的法則,原材料上漲是市場優化發展的必經階段,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價格上調也是縫制設備市場優化提升的表現??p制設備企業通過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看清形勢,順勢而行,在面對市場經濟自我調節的時候,只要靈活應對,一定能厚積薄發。
目前行業內同質化情況嚴重,不利于行業發展,企業應該合理地整合和利用行業內部資源,優化企業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提升民族品牌的國際競爭力。有兩點事實我們的行業企業需要關注:一是原材料漲價的趨勢仍會延續,縫制設備“利比紙薄”原本就是行業的常態,此次在成本壓力劇增的前提下,如果還依靠“價格戰”來占領市場,無異于自尋死路。這就逼迫我們行業企業必須將重心轉投到“價值戰”中,通過自主創新,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創新中去,以品種、品牌和品質為核心展開競爭,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我們或將迎來新一輪產業升級。二是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加上國家供給側改革各項政策的落地實施,國內市場會逐步趨于理性,我們將告別過度追求“性價比”的惡性競爭局面,國內用戶的采購決策不再以單純的價格低廉為主,而是愈發重視品質,只要品質足夠好,更高的價格也能被接受,低價格、低品質已經沒有發展空間。
所以,在此時此刻的機遇面前,企業要做的是提升產品品質。“打鐵還需自身硬”, 企業練好內功,想辦法提升利潤空間才是規避風險的長遠之策。通過匯聚眾人智慧,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依靠自身技術實力創造出高附加值的產品,然后再投入更多資源去研發和營銷來贏取更高利潤,最終堅持下來或能贏得新發展。鮑麥克斯將以“做受人尊敬的企業”為使命,以為廣大行業用戶提供更好的品質、更優秀的服務為目標,以促進行業蓬勃發展為己任,將鮑麥克斯打造成一個“專、精、特、新”的國際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