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跟著長園和鷹看中國縫制設備變遷史
1980年中國從美國引進第一臺縫紉機,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縫紉機也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縫紉機、手表與自行車還是年輕人結婚時的必備禮品,而現在縫紉機早已變成現代工廠里的一種智能化產品,實現機器換人,成為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一環。
縫制設備變遷史
1890年,中國從美國引進了第一臺縫紉機。
1905年,上海首先開始制造縫紉機零配件,并建立了一些零配件生產小作坊。
1928年,由上海協昌縫紉機廠生產出了第一臺44-13型工業用縫紉機。同年,上海勝美縫紉機廠也生產出第一臺家用縫紉機。中國開始自主生產縫紉機,為民族縫制企業的發展推波助瀾。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縫制機械工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形成了一批骨干企業,生產普通家用縫紉機和低檔工業用縫紉機。
20世紀50年代末,縫紉機生產企業不斷增多,輕工行業對家用縫紉機實行了通用化、標準化,統一了設計圖紙,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并根據需要開發了葵扇、醫療手術、羽毛球、自行車輪胎和簾子布拼接等特殊用途的縫紉機。
到80年代中期,隨著市場和消費結構的不斷調整,縫制設備的產品結構在中低速工業縫紉機的基礎上向著高速化、系列化方向發展,電子、電腦技術也在縫紉機上得到廣泛的應用。部分縫機企業在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后,對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
進入21世紀,人工成本的增加,縫紉機被廣泛運用到工廠企業中,成為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進行技術創新。上海金勺實業有限公司是全面解決方案專業服務商——長園和鷹旗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其智能縫制產品金勺智能模板縫紉機緊跟縫制技術發展步伐,對自身產品結構進行不斷研發與創新,在服裝生產中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增加服裝的標準性,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與質量。
如今金勺模板縫紉機采用國際先進底線物理檢測技術,檢測底線結束后的第3針能夠自動停止并報警;點位開口更加精準,能實現自動縫紉與自動裁切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質量與效率,直線裁切速度1000mm/s;實現底、面線斷線的自動檢測;海量存儲服裝款式圖案,條形碼掃描準確迅速。
大浪淘沙,風起云涌,長園和鷹沉心靜氣,秉承匠心精神,為全行業提供時尚產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無縫融合的全面解決方案,并輔以和鷹快速靈活的融資租賃資金支持,不僅幫助用戶智能工廠方案快速落地,更有效提升全行業快速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