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何燁理事長解讀行業高質量發展之策
- 深入貫徹習總書記要求,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動縫制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對于進一步推動縫制機械行業企業適應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日,小編特別邀請了行業領導、企業家前來傾談,就如何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各吐心聲,希望通過這些大咖高屋建瓴的思路策略,為行業開篇引智。首篇我們請到的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女士,請她來解讀行業高質量發展之策。
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了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整體目標。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縫制機械行業需要深刻領會國家政策方針,以更積極的姿態貫徹落實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實現縫制機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我認為行業需要在三個方面重點突破:
一是轉變發展方式,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
眾所周知,行業延續了三十多年的依靠要素投入和人口紅利的高速增長模式,已不可持續。行業發需盡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傳統制造和技術體系向以智能化、大數據、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制造技術體系轉變,從單純的專業裝備制造業態向服務型制造業態轉變。實現這些轉變,行業需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整合資源,加速互聯網、物聯網技術與行業深度融合,在產品、技術、企業經營模式和服務市場體系等各個方面進行創新和優化。
二是加快行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十三五”以來,行業無論在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優化方面,還是在企業結構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進展。行業產品品質和種類極大豐富,行業內外銷比例實質性改變,海外市場及高端用戶群體得到有效拓展,前十家整機企業產量占行業百家企業總量的比重由64.2%提升到近70%。然而,相比我們強國發展的整體目標,行業在企業領軍企業、“專精特”中小型骨干企業的培育,在產業鏈整體地位以及產業體系完善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三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行業供給能力。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改革全面深化。”也就是說,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以市場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行業通過市場有效開展了一系列企業間合作并購重組,持續優化要素配置結構。接下來,行業一方面應繼續做好資源整合優化,另一方面要注重發揮資源的作用,集中優勢力量,提高行業供給能力。在行業基礎建設方面,要強化基礎原理的研究以及關鍵縫制機械工藝裝備智能化升級,提升行業基礎制造能力和水平;在核心技術研究和技術體系建設方面,應掌握一批對產業競爭力整體提升具有全局性影響的關鍵技術,形成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重點產品;在市場需求多樣性需求的滿足和拓展方面,持續深化產品研發、拓展品種品類,加強服務體系和自主品牌建設,實現縫制機械產品向航空航天、軍工等高附加值領域用戶市場的拓展延伸;在產品品質提升方面,重視并持續推進行業產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引進和制定行業智能制造技術標準,完善行業智能化發展標準體系。
實現從縫制機械制造業大國向強國邁進是我們行業的共同目標,而高質量發展是行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依照高質量發展的標準,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早在今年年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就明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 高質量發展八字方針,年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也結合輕工各行業發展情況出臺了《輕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50條)》等指導文件。應該說,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在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指導是非常及時和到位的,要求也是非常明確的。希望行業各企業都能有針對性的完善自身在新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各項預案、相應規劃及步驟措施,為實現我們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