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縫縫補補到智能制衣 老裁縫新作為
- 在寧波市海曙區鄞縣大道西段盡頭,重裝開業的雅戈爾智慧門店,特意給一臺老式縫紉機、5臺縫紉機機頭以及3臺撬邊機建了一個展示間。這些機器的歷史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
當時它們都是雅戈爾的前身——青春服裝廠的“老把式”,蝸居于戲臺地下室的小作坊。工人自帶尺子、鉸剪、凳子,踩著這些機子加工背心、短褲、袖套之類的小玩意。
時光荏苒,如今它們身處的雅戈爾智慧門店,已經升級為時尚體驗館,不僅展示時尚潮流文化,而且引入了機器人服務、人臉識別、3D量體等黑科技應用……而雅戈爾也憑借智能制造、智慧營銷和生態科技,成為踐行工業互聯網領域“三位一體”模式的引領者。
去年4月,斥資上億元的雅戈爾西服智能化工廠上線。置身智能生產車間,衣料通過智能分工隨著吊掛流水線“飛來飛去”,實現了不同工藝要求產品的“混流”生產,從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衣服可以做到不落地。而生產周期也從原來的15天縮短到2天,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寧波裝,妝天下”。互聯網革命不僅讓雅戈爾“再次出發”,也深刻影響著“寧波裝”。“紅幫裁縫”傳人們正用智能制造做“衣”、大數據做“媒”,以智能化為核心,形成連接創意、制造和消費的智慧產業,繼續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