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價及各輕紡市場消息快遞
- 目前,國內紡織上下游市場基本處于分割狀態,蓄勢已久的上游原料市場在節后認為時機成熟,不考慮紡織企業的接收能力,開始了“肆無忌憚”的上漲,國內329級棉花最高報價已達12000元/噸(到廠),高出進口棉約400元/噸,即便如此,棉花企業的惜售心理還是有增無減。
據分析,導致國內棉花現貨報價繼續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據傳是新疆棉近期出運受阻。在棉價的拉動下,紗線的價格在春節后也大幅上漲,其中純棉紗上漲了1000-2000元/噸,純滌紗上漲了1500元/噸左右,人棉紗上漲了300-500元/噸。
下游織布廠和服裝廠因成本大幅度上升抵觸情緒加強,開機(工)率普遍低落,處在典型的觀望相持階段;色織、牛仔坯布和面料市場因銷量較小,價格也難以跟漲到位,但受織造成本大幅上升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全棉、滌棉坯布出廠價一般有0.22元/米左右的提漲,但成交量非常少。面對原料的上漲行情,織布廠既不能觀望又不能大面積開機,如果觀望則有可能使職工流失,如果大面積開機又等于眼睜睜看著虧損,處于兩難境地。
具體到全國各地的紡織品專業市場,總體來看不難發現有一個共性:棉紗、棉布等紡織品的報價節節攀高,但交易量不容樂觀,市場整體顯得冷清。錢清輕紡市場近期紗類整體行情在努力上攻,價位穩中求進;寧波紗市棉紗的報價基本與上周持平,但滌棉紗出現價格暴漲,幅度一般在800-1000元/噸;山東昌邑市場各類紗線價格平穩,市場成交量較剛開業明顯下降;江蘇紗市棉紗行情呈現全面啟動跡象,報價延續了上周的上行勢頭;廣東紗市各類紗線全線止漲,但市場上的成交量并未如期放開,廣東佛山、西樵和新塘一帶織布廠的開機率在30%左右;紹興中國輕紡城經營門面開業率已接近90%,人氣呈現上升態勢,但因面料報價高所以觀望者較多,故面料日成交量上升緩慢,近幾日在200萬米-250萬米左右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