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業“缺口”有望縫合
- 懷揣多項國際援助項目的捷克工貿官員MALATA一行,昨天完成了對飛鴕、東藝等溫州鞋企及相關市場的調查后欣然表示:介于溫州制鞋業在中國的地位和實力,該國將無償提供400萬元線縫工藝設備,在溫州建立縫條線縫鞋生產基地,以完善我市制鞋工藝,提升溫州鞋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作為制鞋五大工藝中技術含量較高的線縫工藝,主要應用于高檔皮鞋和軍鞋、軍靴的生產,是制鞋工業中高等級的象征。目前我市從意大利、西班牙、英國進口的,價位在1500元以上的高檔皮鞋,基本采用該工藝制造。同時,由于線縫工藝鞋具有堅固性、不易變形和其他特殊性能,現已被廣泛用于司機鞋、郵遞員等行業工作鞋的生產。
作為中國鞋都,溫州在制鞋工藝上已達到很高水準,特別是膠粘、注射工藝等。但線縫工藝幾近空白的現狀,使得溫州制鞋呈現一個較大“缺口”,許多國內外高利潤的生產大訂單因此無力接納。捷克的線縫工藝和設備在世界制鞋行業具有領先地位,為溫州提供該方面的援助,對雙方都將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和經濟效益。
據溫州市鞋革協會負責人透露,素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溫州成為捷克援助縫條線縫鞋生產基地已成定局。而在我市眾多優秀鞋企中,由于飛鴕鞋業得到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的大力推薦,加之是目前國內唯一承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生產、試制任務的民營制鞋企業,對線縫工藝需求較大,溫州建立縫條線縫鞋生產基地有望落戶飛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