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展會應該終結“戰國時代“
- 近年來,中國服裝展會越來越多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會展經濟正在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的新看點,除了國內展,出國展也越來越活躍,名目繁多的服裝展覽會在繁榮服裝市場的同時,也給參展商帶來一些困擾:哪些服裝展最具水準?服裝展座次如何排定?為此,筆者最近采訪了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陳大鵬先生,請他就這個問題介紹了國內服裝展會的發展格局。
國內服裝展會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全國性的服裝展會,一類是地方性城市服裝展會。從地區分布看,每年3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堪稱中國服裝第一展,至今已舉辦10屆;每年12月的中國國際時裝周,是中國最權威的時裝發布平臺之一,已舉辦5屆。上海服裝節多姿多彩,已舉辦8屆;與春季北京CHIC南北呼應的高級成衣展,更在上海建起了高水準的品牌平臺。浙江有享譽全國并已舉辦六屆的寧波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舉辦過四屆的寧波中國國際男裝展,以及杭州的中國國際女裝展。廣東省叫得響的有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及深圳國際女裝節、中山國際休閑服裝節暨中國休閑服裝博覽會、廣州國際時裝周等。其他較成規模的服裝展會還有大連國際服裝節、青島國際時裝周、中國國際內衣展。上述服裝展會,在展示區域服裝業發展和服裝專業產品方面創下了口碑。
談及哪些展會最具水準,陳大鵬秘書長指出,中國的服裝展會雖然非常繁榮,也涌現出一些規模較大、規格較高的展會,但總體水平還不太令人滿意。目前我國的服裝加工量、出口量和消費量均居全球第一。但服裝展會與國際知名服裝展覽會的差距還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國內服裝展會的絕對數量雖多,但沒有形成合理的競爭秩序。某些機構和主辦單位的目的,往往不是從行業發展的大局出發,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小算盤。由于開辦服裝展會的門檻比較低,許多單位趨之若鶩,無視本地區服裝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自身的操作能力,在相當程度上造成了展覽市場的無序,也阻礙了品牌服裝展會水平的近一步提升。所以談到國內服裝展會的發展方向,陳大鵬認為一要以商貿為核心,二要朝專業化發展。只有具備這兩個優勢的服裝展會,才能夠長期發展,并真正具有生命力。
據陳大鵬秘書長介紹,目前我國服裝企業去國外參展,涉及的主要展會有:德國杜塞爾多夫服裝展(CPD)、美國神奇服裝展(Magic)、意大利佛羅倫薩男裝展、莫斯科高級時裝周、巴黎男裝展、巴黎女裝展、米蘭時裝展、大阪時裝節等等。其中前三個展覽會最受中國服裝企業青睞,是中國服裝協會力推的"適合"和"有效"的展會。至今在美國紐約已舉辦三屆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是我國惟一在國外舉辦的服裝展,是開拓國際尤其是美國市場一個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