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西進“西部鞋都”呼之欲出
- 9月28日上午9點28分,重慶璧山。從奠基用鏟子插入泥土的那一瞬間開始,“西部鞋都”,這個由奧康集團一擲10億元打造、也是迄今為止浙江企業在西部投資的最大項目正式啟動了。中國東部民營企業投資西部的歷史又書下了重重的一筆。 璧山縣是距離重慶市主城區最近的縣,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處,有“渝西經濟樞紐第一縣”之稱。三峽工程建成后,璧山更是成為了重慶周邊縣市中最具有投資前景的“寶地”。而作為全國十大制鞋基地之一的璧山縣,已有50余年的制鞋歷史,現有皮鞋生產企業1800余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年產皮鞋500多萬雙,擁有西部地區最好的產業基礎。 建設中的“西部鞋都”園區占地面積2600畝,總投資逾10億元。一期工程800畝,爭取一年半建成。其建設規模、功能設置、科技含量均系中國西部之最。整個園區可容納上百家制鞋企業及近千家配套廠商,建成后可解決就業人員5萬余人,年產皮鞋超億雙,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0億元,而這超億的產量將由奧康龐大的營銷網絡和廣闊的海外市場進行分解。 王振滔是中國知名制鞋企業溫州奧康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西部選擇適當的地區進行投資,是這家國內知名的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宏偉計劃的重要內容。巨資興建西部鞋都這一西進計劃,被王振滔描述為在西部“復制”一個溫州———中國鞋都。他表示,通過投資興建西部鞋都,將把東部沿海地區先進的科技、信息、管理、技術等帶到西部,實現東西優勢互補,提高當地制鞋企業的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從而推動西部鞋革行業的“二次創業”。 有關專家認為,該園區的開發建設,除了帶動西部鞋革行業相關配套產業發展之外,也帶動了一些相應的城市生活配套產業,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國家壓力和社會負擔。據初步估計,西部鞋都的建成至少可以解決5萬人就業、促使西部5萬個家庭奔上小康。 目前,璧山縣當地鞋企及配套產業廠商開始爭先恐后地到園區圈地,同時,來自浙江、四川、重慶、臺灣等地的50余家鞋業企業相繼入駐園區。其中來自浙江一帶的數十家企業都是當地年產值超億元的大型企業,還有相當部分是鞋機、鞋底、印刷包裝、職業技術教育等鞋業配套企業也紛紛進入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