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輕工業產品出口再創歷史新高
- “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句話可以用來表述輕工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來自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信息統計部最新數據顯示,繼2002 年我國輕工產品出口額達到890億美元,約占我國外貿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之后,今年前8 個月,輕工產品外貿出口額持續增長,累計出口704 .77億美元,同比增長24.16%,實現貿易順差507.59 億美元,是全國實現貿易順差的5.7倍。僅8月份輕工產品出口就達99.10億美元,刷新7月出口紀錄,為輕工月出口最高額。 今年前八個月輕工出口距今年初陳士能會長提出的全年出口925億美元、增長5%的預期目標僅差220.2 3億美元,完成了全年目標的76. 2%。 我國輕工業產品的出口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在20大類輕工業產品中,皮毛制品、文教體育用品、家電、塑料制品、金屬制品和家具的出口額較大,家具、輕工機械、文教體育用品和家電產品的出口增幅較大,輕工業產成品出口比例正在加大。今年前8個月,皮革、毛皮制品(占出口總計20.95%)、文教體育用品(占出口總計15.6 0%)、家用電器(占出口總計11.32%)、塑料制品(占出口總計8.80%)、金屬制品(占出口總計7.75 %)和家具(占出口總計6.43%)6個行業出口額仍在輕工產品出口的前列,前6個行業出口額占輕工行業七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輕工業發展很快,不少輕工產品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為輕工業直接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基礎和條件。“中國制造” 不論是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得到了新的拓展,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基礎。我國家電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電冰箱年產量達1400萬臺,洗衣機年產量達到1400萬臺,空調器年產量達到2000萬臺,分別為世界總產量的20%、21%和50%。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家電制造中心,出現了一大批有實力的企業和國際市場上認知度比較高的品牌,并逐步形成較完整的零部件產品供應鏈。國際市場上75%的玩具在中國境內制造,65 %的晴雨傘產自中國,70%的金屬打火機產自中國溫州。 近年來,輕工企業實施出口多元化戰略,千方百計擴大出口,一方面鞏固已有的貿易渠道,保持了市場份額,同時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在俄羅斯、印度、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挖掘新興市場,大力培養和發展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提升了我國輕工產品及品牌在世界上的形象。輕工企業注重研究開拓國際市場的營銷策略, 以效益為中心,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哪里有效益就先走到哪里,能做多大就做多大。在進一步鞏固和開發傳統市場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挖掘潛力大的新興市場。 近幾年,我國家具業蓬勃發展,其中出口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攀升,成為世界第二大家具出口國。去年,我國家具出口54.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5%;今年1月-7月,我國家具出口4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6%。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國和主要出口國,我國8000多家玩具生產企業的產品行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我國玩具出口額達到99.31億美元,預計今年全年玩具出口額將突破100億美元。 來自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皮革工業主要商品出口金額為89.3億美元,同比增長21.3%,占我國出口商品總值的3.9%。按皮革出口數量和金額計算,各主要商品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2003年上半年我國家電較好地抵御了“非典”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外貿易實現了高速增長,其中出口62.92億美元,同比增幅達43.9%,累計實現貿易順差52.86億美元。 中國縫制設備協會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向世界13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縫紉機及零部件,金額達3 2億美元,同比增長55.9%,高于機電產品41.5%的增速,與今年一季度33.6%相比增加了22.3 個百分點,首次實現貿易順差。 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自行車行業在去年出口4556萬輛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增長11.4 1%,出口額增長16.11%,出現了近幾年來首次出口額增長高于出口量增長的可喜情況。 中國樂器出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經發展到世界六大洲112 個國家。今年上半年,我國樂器出口金額達到2.25億美元,同比增長 29.86%。 輕工產品出口的良好勢態,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輕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有力貢獻。(唐俊 趙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