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企業應關注“聯合國市場”
在線國際商報訊記者路虹報 “我們企業是第一次參加聯合國采購說明會,以前根本不知道聯合國也有采購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以為它只是一個非贏利機構。這次主要是來掃掃盲,了解一下聯合國的采購程序、規則、方式和產品,以及如何在聯合國注冊成為供應商。”10月12在北京舉行為期兩天的聯合國采購說明會上,北京市服裝進出口公司的丁紅 女士這樣告訴記者。
估計像丁紅這樣第一次參加聯合國采購說明會的占此次300家企業代表的大多數。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及蒙古區域辦事處的設備供應官貝爾納· 巴考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提到:“中國企業最大障礙是不了解和熟悉聯合國采購系統的程序,我們特別希望能與中國企業建立直接聯系,但是我們向它們發出的邀請往往得不到反應,尤其是兒童基金會采購產品的大項---藥品事關生命健康,我們希望親自去考察企業生產管理狀況和產品質量。但我們現在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是向企業解釋機構工作的情況和采購程序等等。”
“正是中國企業對聯合國采購的陌生使聯合國2002年直接從中國采購的商品金額只有3500萬美元,只占千分之六,而當年聯合國采購總額為50億美元。”作為此次會議的主辦方之一---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易小準介紹說,“這與中國3000多億美元的外貿出口額和第六大經濟體的地位極不相稱,實際上聯合國從全球采購商品中由中國制造的遠遠大于千分之六。”
聯合國機構間采購服務辦公室副主任高特林先生在會上的發言印證了易小準的估計。高特林說,其實聯合國采購的商品中很多是中國制造的,但其中大多數是通過第三方專賣。這樣,不僅聯合國增加了采購成本,而且中國企業也大大減少了與聯合國機構合作的機會。 此次會議聯合國官員參加人數之多說明了中國產品開始受到聯合國各有關機構關注。
聯合國派出11個機構的14位專司采購業務的官員,是歷年派出官員最多的一次,為300多位企業代表詳細介紹聯合國的各采購服務部門、采購內容、采購程序、評標原則等等,并將移師廣交會和東莞繼續兩場采購說明會。
據高特林介紹,聯合國采購內容包括貨物和服務兩大部分,涉及近萬種商品,包括信息技術、機電產品、輕工產品、農產品、生活日用品、醫療設備、藥品,以及服務等。
聯合國通用供貨商數據庫的瑞穆先生提醒中國企業說,雖然企業有個訣竅可以在聯合國通用供應商數據庫注冊,實現在聯合國系統內供應商信息資源的開放式共享,但企業應仔細瀏覽聯合國各個機構的網站,找到在與企業產品有針對性的采購機構并在其網站進行注冊和與之建立聯系,同時要經常系統地此獲得采購機構當前采購活動和信息,對每次邀標作出回應,如果企業對三次邀請沒有反應,采購機構將會剔除該供應商名錄。(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