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變臉” 浙江面臨大考
背景提示:10月13日,國務院正式決定改革現(xiàn)行的出口退稅機制,其主要調整內容包括:2004年起,按現(xiàn)行出口結構出口退稅率的平均水平將降低約3個百分點;中央與地方按75比25的比例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目前,浙江省的出口在全國居第四,而出口退稅量更是排到了第二位。
對于浙江來說,這一新政策意味著什么? 浙江在線10月15日杭州報道(記者 楊曉燕)從事外貿工作的張先生,這兩天接連收到公司總部的緊急傳真,上面寫著出口退稅制度改革的詳細條款和業(yè)內預測,提醒他提前做好準備——就在一天前,國家三個部委正式公布這一決定,而早在幾個月前,有關于此的傳聞已經在業(yè)內引發(fā)“共振”。 浙江出口退稅全國排第二 “由于浙江省出口貿易的特點和產品結構,這次出口退稅制度改革對浙江造成的影響,將大于廣東、上海這些外貿大省(市)。”今天上午,浙江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肯定地說。 近年來,浙江省出口貿易增勢迅猛。據統(tǒng)計,今年前8個月,浙江省出口總額達到257.02億美元,同比增長41%。目前浙江產品的出口額已占全國10%,由于受退稅影響最大的一般性對外貿易所占比重較大(達82%),我省出口退稅總量是排到了全國第二。按新政策退稅率平均降低3個百分點來計算,浙江減少的退稅總量已經相當可觀。 退稅下調挑戰(zhàn)產品競爭力 從短期看,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將直接導致出口產品成本的上升,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削弱。據測算,原先平均1美元出口額獲退稅1.2元人民幣,每下調一個百分點,則將少退0.07元,從而將使企業(yè)成本相應提高。對于那些僅靠價格戰(zhàn)打天下的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yè),很可能被徹底淘汰出海外市場。 在新政策中,一般機電產品、服裝和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下調幅度最大,達4個百分點,而這些正是浙江省出口產品中的大頭——據外經貿廳的調查,我省55%的出口產品(主要為一般機電產品、服裝和紡織品)退稅率將從17%下調到13%,30%的出口產品(主要小五金、鞋類、化工原料、玩具等)退稅率將從15%下調到13%,維持不變的如高新產品、農產品的比例不到10%。
有關人士透露,目前,我省出口退稅率平均保持15.5%左右,實行新政策后,退稅率下降幅度將可能超過3個百分點。 應“考”,外貿業(yè)界“未雨綢繆” 此次政策調整將給以收購為主的外貿流通企業(yè)帶來巨大影響。他們的壓力不僅來自退稅率下調,同時也來自于中央與地方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新做法。由于這些企業(yè)經常要進行跨省、跨地區(qū)收購,而中央、地方共同承擔退稅的機制,將使地方退稅分割地更為復雜,給退稅帶來難度。 昨天下午,浙江省外經貿廳就把省內幾家大型外貿公司的頭頭們召集起來,通報了最新情況。事實上,早在國家政策出臺之前,有關于退稅政策調整的傳聞已經在業(yè)內流傳了不少時間,一些企業(yè)已在“未雨綢繆”。
在采訪中,省土畜產進出口公司有關人士就向記者透露,有關退稅政策調整的傳聞由來已久,他們在幾個月前就在到處收集相關資料和情報,并將這一消息通報給下屬公司和業(yè)務人員,提醒他們抓緊時間辦理部分退稅手續(xù)。 建議:正視新政策 消解負面影響 為了應對新的退稅政策,我省有關部門提前幾個月就開始對新政策影響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少對策,包括加強企業(yè)內部審核、抓緊退稅申報、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推進外貿企業(yè)機制改革、鼓勵企業(yè)擴大自營出口等。
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建議,企業(yè)要積極應對新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出口,以此消解退稅率下調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也要正確理解國家的這一新政策。 據財政部、國研中心專家估計,到2003年年底,我國出口退稅欠稅累積數(shù)額可能達到3000億元左右,成為企業(yè)正常運做的“隱患”。而新政策的實施將對解決長時間以來的欠款問題起到積極作用,促使退稅進度加快,這在客觀上也有利于企業(yè)資金的周轉。 新聞鏈接: 出口退稅制度是一個國家退還在國內生產、流通、出口環(huán)節(jié)已經交納的間接稅的稅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貨物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增強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并避免對跨國流動物品重復征稅,促進對外出口貿易。10月13日,國務院正式決定改革現(xiàn)行的出口退稅機制,這是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有關出口退稅政策的最大的一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