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設備 春天不再遙遠
編者按:服裝生產企業對縫制設備的需求在哪里?這是國內設備生產廠家最為關心的問題。趙玉峰,作為上海海螺集團時裝有限公司副總理兼設計總監,不僅是一位設計師,更是一位精通工藝與經營的管理人員。讓我們聽她談談服裝與設備的關系。
上海海螺(集團)有限公司擁有總資產6億元,旗下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40余家,年銷售額下0億元,年創匯3000余萬美元。海螺集團生產的系列產品有襯衫、西服、夾克、西褲、風衣等,每年推出新品八百余款,其中猶以海螺襯衫聞名全國。
高質量、高品味的定位使得海螺集團對于設備的要求相當嚴格。他們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服裝加工設備,成套的服裝檢測設備、電腦CAD/CAM系統,德國、意大利等先進國家的西服專用流水線,日本“形態安定”襯衫加工設備,夾克以及西褲先進生產流水線等,在同樣的車間我們也看到了國產設備的身影。
設備對服裝日漸重要
在海螺,趙玉峰對于服裝生產的每個環節以及生產設備的性能、價格了如指掌。她認為,生產設備對服裝企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從設計角度講,設備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品質。現在的服裝越來越注重細節,細節的處理直接反映出產品的檔次,而細節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設備,是通過一定的加工工藝表現出來的。在信息化的時代,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巴黎最新的時裝發布,從色彩到面料都可以復制,但我們仍然無法生產出與巴黎同質的服裝,很大的原因就是服裝生產工藝跟不上。
從經營角度講,好的縫制設備應該是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趙玉峰通常就是通過這兩個角度來選擇使用設備的。
國產設備春天已近
對于國內大型服裝企業使用國產設備率較低的問題,趙玉峰坦率地說,服裝企業和設備生產企業雙方都存在問題。一方面國內設備的技術含量和穩定性還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服裝企業本身在設計師、技術員與維修工之間的交流也存在問題。一些設計師缺少對設備實際操作需求的了解,由于與國外接觸較多,設計師大多傾向于選用國外設備,而技術人員了解生產工藝但又不懂流行趨勢,而很難為設計師提供建設性意見。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