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走向世界的第三張門票
[編者按:2003年12月29日下午,在北京西長安街5號中央宣傳部的大院里,舉行了一個由學者和企業家參加的企業社會責任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著名民營企業家唐山曙光集團董事長張春來、北京中達集團董事長宋叔意、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鈞、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李德順等。中宣部《時事報告》雜志社副總編曹勃亞和張旭先生主持了會議。下面是這次座談會的發言摘要。]
一、企業發展的全新理念
主持人:SA8000對國內大多數企業來說,也許還很陌生(SA8000的具體內容,本期第72頁有專文介紹),請大家談談應該怎樣理解這個概念?
宋叔意(中達國際經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我體會最深的就是,一個企業必須打造成有市場競爭力的國際化公司。解決不了國際化的問題,中國不可能變成經濟強國,中國也不可能出來世界級企業。國際化公司的概念就是你必須按照游戲規則辦事,而游戲規則里面有三個階梯,第一個是ISO9000,這是企業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良好的控制標志;第二個階梯上升到ISO 14000,主要是環境管理體系標準認證,尤其是食品類加工企業,不走ISO 14000的認證不行;第三個是更高級的,就是SA8000,實際上就是把企業作為社會人來要求。
唐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博士):宋總講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它其實還是一個比較物的東西,管理主義就把人的因素排除掉了,把什么東西分解成數字進行管理,這其實已經走到極端了。第二個,是對環境有一個要求。第三個,實際上對人,對社會的一種要求。我覺得SA8000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對人,對內部的人,對外部的人,對社會包括社區,主要是講對人和社會這樣一種相互關系。
仲大軍(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坦率地說,我對這個問題也有一個認識過程。前年9月,在內蒙古開世界經濟會議,聯合國經濟開發署駐華代表欒麗英女士也去了,她帶來一些材料,其中有一個聯合國企業社會標準,都很定型了。我看后,一下把心中朦朧的想法理論化了。
“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最早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近些年來這一思想廣為流行,而且西方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十分重視,連《財富》和《福布斯》這樣的商業雜志在企業排名評比時,8項標準中就有“社會責任”標準一項。
總起來說,企業的社會責任可分為經濟責任、文化責任、教育責任、環境責任等幾方面。就經濟責任來說,企業主要為社會創造財富,提供物質產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文化責任和教育責任等方面來說,企業要為員工提供符合人權的勞動環境,教育職工在行為上符合社會公德,在生產方式上符合環保要求。
宋叔意:發達國家對社會責任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大部分主體內容是合理的。我們通常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企業發展就要取之有道,不能胡來。特別是民營經濟逐漸占主體的今天,提倡社會責任的意義在于,引導企業家去關心社會,關愛社會,支持社會,這樣才會最大程度地化解社會矛盾。
我的理解是,企業社會責任實際上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內部員工的誠信,簡單講就是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第二個是對社會的誠信,主要表現為依法納稅。第三個就是企業必須有公益心。
仲大軍:現在我們的企業大多還很不成熟,不少企業處在急功近利的階段,往往是不顧企業生產對社會帶來的有害影響。比如對環境的破壞,特別是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廣東省內的打工仔,80年代每月掙三四百塊工資,90年代以至現在,仍然是每月掙五六百塊工資,物價漲了好幾倍,勞工工資卻沒有漲。這種代價可以養老嗎?只是糊口而已。這樣的勞工有幾千萬。打工掙一點錢,從農民角度來說可能是很好的,但對勞工身體損害是很厲害的。這是以勞工健康成本換來的微薄代價。我們必須警惕以犧牲中國勞工為代價的國際競爭力,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理性的規范。
我們勞工不僅工資很低,工作環境也很差。有的民營企業里,刷膠水的女工在氣味嗆人的車間里緊張工作,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和勞保福利。中國經濟如果是這樣發展的話,是很悲哀的。我在深圳參觀了一家著名出口企業,它的產品占全世界95%的市場,但車間里煙霧彌漫,工人戴的不是一般的棉口罩,而是象防毒面罩一樣的防護罩。夏天,車間里面不能制冷,否則影響焊接質量。不管溫度多高,工人都要穿著工作服,包得嚴嚴嚴實。一個班下來,工人要喝幾桶水。這樣的工作工人只能干五年,再多了就要得肺病了。這就是國際分工,西方發達國家把臟活、苦活、累活轉移到我們中國來,我們還感到很自豪,占了世界95%的市場,實際上那是拿我們中國勞工身體健康成本換來的!
這些年我國做了大量的打假工作,但屢打屢假,成效甚微。為什么這樣?因為制假企業根本沒有社會責任觀念。光打假,只是一個堵的問題,我們應該把工作做到企業家心靈內部,首先樹立企業責任觀念,從你的良心上開始做工作,堵住源頭,你不堵住企業家道德良心的話,光靠警察圍追堵截是不行的。
李德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前些日子,房地產界的一幫大老板,自稱“城市守望者”,開會討論房地產商、開發商們怎么講道德。請我發言,我說我不懂什么房地產,不要求你在道德上有更高的境界,就希望你們應該懂得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市場經濟秩序、法制秩序,所以你們也要用自己的全部良心和力量去維護那個秩序。你們不要有那種想法,比如說賄賂官員,拉攏關系,靠這個發展房地產,那就是你自己拆自己的臺。我們要建成公信度高的社會體系,從官員到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自覺,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深刻的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