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全力打造特色供應鏈
- 中捷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由一個小廠一躍成長為擁有機電一體化的平縫、包縫、繃縫、曲折縫、皮革機、特種機、裁剪機、電子套結機等十二大系列近120多個品種的“中國名牌”工業縫紉機制造商,年銷售收入達7個億,其發展速度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隨著形勢的發展,縫紉機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有的機種甚至連10元錢利潤也不到。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成了業內矚目的話題。記者近期前往中捷本部浙江玉環尋求答案,最終將目光聚集在其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上。特色供應鏈是中捷保證產品質量、有效進行成本控制得以規模生產的關鍵所在。
重金投入打造供應鏈管理體系
中捷生產的第一個產品是曲折縫工業縫紉機,當時在國內還是空白,國內用戶對這一產品完全是陌生的,在接觸了一些客戶后,為了生存,中捷不得以在海外尋找市場,由此也得出一個美名,中捷是從海外走向國內。就是這第一批102臺曲折縫工業縫紉機跨出國門,也堅定中捷人的信心,并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并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接下的幾年內,隨著國際縫制機械產業重心的轉移,國內縫紉機產業發展也非常迅速,縫紉機利潤空間卻越來越小,經過六年海外奮戰,成本意識強的中捷領導層意識到,伴隨著原材料的漲價帶來生產形勢的競爭加劇,中國的縫制設備生產將越來越呈規模化發展的趨勢,只有擁有完整的供應鏈和完善的價值鏈體系的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才有可能在未來得以生存。
2000年初,中捷決定投入重金打造自己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專家們對當時國內一些軟件公司開發的供應鏈管理軟件進行了梳理,發展那些并不適合像中捷這樣正在發展中的企業。公司決定自己開發,投入專項資金組織專家技術人員,開始針對中捷已有的網絡進行供應鏈管理軟件開發。經過一年的努力,2001年下半年開始投入使用,并不斷進行完善,現已趨于成熟。
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捷”)副總經理徐仁舜說,供應鏈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形成一個新的優勢。所謂供應鏈管理,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協配企業之間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其目標是尋求供、產、銷企業以及客戶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最大程度上減少內耗和浪費,實現供應鏈整體效率的最優化。
中捷總經理助理兼物資部經理汪明健說,在保證縫機的質量同時,也帶動協配廠家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司通過不間斷地努力,以對供應商進行體系評價和對潛在供應商的評估,建立起一套優勝劣汰的管理體制,成功地避開了國內多數企業在成本控制上顧此失彼的尷尬,使企業得以放心大膽地輕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