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D落戶北京
在如今的校園里,校園時裝秀、模特大賽等活動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兒,《世界時裝之苑》、《時裝》等雜志在學生們的宿舍、教室中競相傳閱,而且樂此不疲。時下,校園里有兩類信息的傳遞最為迅速,第一類是體育信息,第二類就是流行時裝的前沿信息。
前不久, 法國著名時裝藝術學院,素有“時裝界的哈佛”之稱的ESMOD落戶北京的消息,在有時裝藝術類專業設置的大、中院校,成為了熱點……
ESMOD·北京,期待如潮
記者在ESMOD·北京招生說明會的現場,為ESMOD的號召力所震撼,會場上擠滿了來自不同省份、不同學校以及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隨意和身邊幾名學生聊起他們的求學經歷,卻從中了解到一段段頗為耐人尋味的故事——
來自重慶的女孩王方,從小就酷愛服裝藝術,曾經考入一所職業院校學習時裝設計,但由于家里窮,無力支付學費,所以輟學工作。不幸的是,在一次偶然的車禍中她失去了雙腿,然而她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的服裝設計之夢。后來,媽媽做生意賺到了錢,為了圓女兒這個夢,當聽說國際頂級時裝藝術學院——ESMOD登陸北京的消息之后,帶著女兒來到了ESMOD·北京的招生現場。目前ESMOD·北京校方正在研究她是否具備入學條件,葉潤德校長解釋說,ESMOD的課程設置與國內服裝學校不同,國內一般都采取設計與制版分開集中授課,而ESMOD的設計課與制版課同時進行,王方參加設計課學習沒有問題,但是制版課需要使用縫紉機等輔助工具,由于王方身體的原因,困難比較大。
據介紹,參加ESMOD·北京報名咨詢的學生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久仰ESMOD的名氣,準備出國學習時裝藝術,得知法國ESMOD落戶北京的消息之后,因為就學便利,所以打算就讀ESMOD·北京;第二類是進入過高校的藝術類專業學習,經過一、兩個學期學習之后,發現學不到想學的東西,深入了解了ESMOD的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特點之后,打算報考ESMOD·北京;第三類是以前學過服裝設計,并且非常熱衷這一行業,后來由于其它原因沒有從事這方面工作,如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打算放棄原工作,繼續深造服裝設計。
就業難,引發職業教育熱
在ESMOD·北京的招生現場,有很多來自同一學校的學生,三、五成群相互商量。據了解,ESMOD落戶北京的消息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的關注,已經在校園里迅速傳開。
一位北京服裝學院三年級學生說,他很早就知道ESMOD這個全球頂級時裝藝術學院。從同學那里得知ESMOD·北京的招生信息,感到自己距離世界頂級時裝藝術殿堂是如此之近,所以非常興奮。他的同學也都來到了ESMOD·北京的招生現場,了解情況。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服裝學校就讀的學生畢業后,通常要在單位給設計師“打下手”至少一年以上,才能逐漸走上正式崗位。然而,學員從ESMOD等國際名校畢業后,在歐洲,實習期內便有能力獨立工作,還可以拿到平均1600歐元的月薪,工作一年以后,平均月薪就可達到2500歐元。ESMOD·北京校長葉潤德先生介紹說,由于我國時裝行業對專才的需求缺口大,因此,學員畢業后的平均薪金甚至要高于歐洲水平。
面對這樣的就業形勢,很多在校學生中途選擇到ESMOD等國際時裝藝術學院的國內機構學習,或者直接出國留學。
目前,大、中專學生就業壓力很大,有些學生就讀大學以后,發現不喜歡或不適合現在的專業,在重新找到興趣點后,通過轉向就讀于高級職業教育機構,從而達到調整職業方向的目的。時裝界的ESMOD、IT界的思科CCIE認證等“金”字招牌,都是能對眾多學生產生強大吸引力的職業教育項目。
“實時教育”——職業教育新模式
長期以來,國內服裝職業教育基本上沿襲了學歷教育模式,學歷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基礎比較厚重,他們在研究面料、服裝設計智能化方面具有優勢。但學歷教育也使得學生過于注重理論研究,畢業以后,用人單位就會覺得畢業生沒有實際工作能力,感覺不好用,畢業生也會覺得給人“打下手”心有不甘。
然而,象ESMOD這樣的國際頂級服裝藝術學院,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把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ESMOD向來以“實時教育”特色著稱,所謂“實時教育”是指強調動手能力,強調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ESMOD的課程中,一周內安排30個課時進行時裝設計和時裝工藝學習,其中時裝設計和時裝工藝學習的課時數各占一半,通常是上午學習時裝設計理論,下午進行實踐時裝工藝,使所學理論很快和實踐結合。
而且,ESMOD還經常組織一些與企業聯系緊密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很快地適應這個領域。比如:通過與迪奧、香奈爾等業內大公司的合作,經常派學員到這些著名企業中參加實習,還經常有一些專家到校進行授課教學。因此,學生畢業之后也自然會有很多機會進入這些大企業中工作。另據葉潤德校長介紹,ESMOD·北京也將非常重視這種教學方式,并正開始致力于與國內業界的大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培養高層次的時裝設計“專才”。
此外,在課程安排上,國內的時裝院校大多是按照理工類的培養模式,從基礎課到專業基礎課,再到中高級專業課,課程之間條塊分割明顯,對學生理解時裝藝術,以及發揮潛能都有很大的限制。再加上,4年課程總共2600個學時,安排比較松散,限制了有潛力學生的發展空間。而ESMOD的課程安排得非常緊湊,3年的課程總共2854個學時。
ESMOD·北京校長葉潤德教授表示,“目前國內院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注重理論學習,有利于為學生從業打下深厚的理論基礎,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是結合實際不夠。所以,應該借鑒國際先進的職業教育經驗,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職業技能,使學員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要求。”
目前,我國開設服裝專業大專以上的院校有50多所,加上各省市的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在內,學校數量突破1000所。與國外相比,國內學校在培養模式上存在很大差距,這種差距可歸結為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差別。ESMOD等頂級時裝職業教育機構落戶中國,為中國的時裝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理念、新模式,將有力地推動中國時裝職業教育的發展,對于面臨騰飛機遇的中國服裝產業來說是強勁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