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爾襯衫設備25年回眸
提起襯衫,人們不難想到雅戈爾這個品牌。能夠做到這一點是通過20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而發展起來的,這從其使用設備的更替上便能看出來。
1979年用2萬元知青費建立起來的青春服裝廠蝸居于戲臺一隅,生產工具都是職工自己從家里搬來的家用縫紉機、剪刀,尺子等。工具之簡陋根本談不上什么設備,做的工作也就是給人家加工些短褲、袖套之類的小產品。
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生產“北侖港”品牌襯衫時,才大規模地使用縫紉機,但基本上都是國產的普通縫紉機,品牌很雜,以上工牌縫紉機為數量最多。這個階段從加工到經營,既學管理又鍛煉了隊伍,完成了部分資本和技術的原始積累。“北侖港”襯衫也被國家商業部通報為全國暢銷產品。
進入90年代后,特別是1990年8月與澳門南光公司合資誕生了全新的雅戈爾品牌,立即從日本、德國購置了價值50萬美元的300多套電腦全自動縫紉設備,一下子使生產硬件達到了國際水準。1991年襯衫產量300萬件。創牌之初,雅戈爾就有一個很高的起點,立志要創出中國的皮爾·卡丹。公司參照國外標準制定了嚴于國家的標準,并派技術骨干到國外培訓,廣泛吸收別人的長處,結果雅戈爾襯衫因為不起泡、不脫線,深得消費者喜愛。獲得國內貿易部頒發的最暢銷的國產商品“金橋獎”和“中華國產品”金獎。1994年4月雅戈爾襯衣首次被評為中國襯衫第一品牌,這無疑對雅戈爾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
也是在1994年,雅戈爾進行廠房和技術改造,建造了國內規模最大的襯衫生產大樓,花了400萬美元從德國、日本、意大利、美國等國引進國際一流的自動生產、立體整燙流水線設備,如CAD設備、自動鋪布機、自動上口袋設備等。1995年在國內又率先引進日本高科技項目———HP棉織物成衣免燙設備,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這些設備的引進和使用進一步鞏固了雅戈爾在中國的名牌地位。
1999年,國內規模最大的服裝城———雅戈爾工業城落成后,雅戈爾對襯衫設備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加強:一是引進美國VP免燙設備,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免燙技術。在當時是美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美國ATP公司在全世界只出租50余套VP加工設備,雅戈爾租賃了兩臺,也是國內惟一一家擁有刺中設備的企業,這算是國內服裝技術上的一次革命;二是從美國格博公司購置了CAM自動裁床設備,使裁剪變得更加精確,這無疑使雅戈爾襯衫在質量上又上了一個臺階;三是在國內服裝制造業中首次引進瑞典自動吊掛流水線設備,把以前的捆包式加工變成了吊掛式加工,在車縫部位簡化了許多非生產性的動作及裁片搬運,使車縫人員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有效的生產作業,生產效率提高了30%至40%,日產量由以前的1600件左右上升為2000件以上,對產品質量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目前,雅戈爾襯衫已由以前的6個車間擴展到17個車間,生產設備已處于一個平穩擴大的階段,走進雅戈爾的車間你無疑像走進了一個國際服裝生產設備展覽會,因為世界上領先的設備都會聚于此了。 (責編:施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