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浙江制造走向世界--訪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
說起“浙江制造”,業內自然會想到臺州的縫紉機。據統計,目前在全國縫紉機總產量中,民營企業的份額占到了75%,而臺州民營縫紉機制造企業又以其產品數量的增長和品質的進步聞名遐邇,體現了“浙江制造”的綜合實力。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制造業加速轉移的今天,“浙江制造”靠什么贏天下?企業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做出了如下的回答。
“浙江制造”要站在世界前沿
打響“浙江制造”的品牌使其成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是每一個有雄心的浙江民營企業家的共同心愿。邱繼寶介紹說:“浙江產品要‘走出去’,站在世界制造業的前沿,靠的是掌握關鍵技術,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地攤貨的時代應該終結了。先進制造業,關鍵在于還要具有一流水準的技術、裝備和人才以及管理則。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先進不先進,最終得看產品賣價高了還是低了。‘飛躍’自行研制出的一臺光電一體化新型縫紉機售價達到80多萬元。為什么售價這樣高?因為別人生產不出來,技術在我們手里。”“浙江制造”要真正走向全世界,就得靠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做世界一流的企業
企業必須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上不惜代價地投入,沒有突破,絕不回頭。邱繼寶說:“目前我們‘飛躍’掌握先進技術的渠道有好幾條。一方面充分利用國內科研院所的智力資源,成立縫紉機研究所,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另一方面直接聘請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來企業工作,在北京成立準信息開發中心;此外,‘飛躍’還在歐洲、美國、中國香港成立了分公司,不僅銷售產品,還負責收集科研信息。”
“三七開”投資
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內涵十分豐富:龐大的產業規模、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先進的技術裝備、龍頭企業、優勢主導產品、全球營銷網絡、高素質的人才團隊等等。實現裝備現代化與提高人才素質的積極性這兩方面,投入是最大的。“飛躍”的新廠區項目總投資為7.5億元,很大一部分投入到引進先進設備與人才上去了。邱繼寶說:“要讓基礎建設投資與改進裝備和引進人才部分投資的比例達到‘三七開’,只有把錢花到刀刃上,才能轉化成真正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