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奧斯卡”意味著什么
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額占世界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但自主品牌只占10%,其余90%均為無牌、貼牌、定牌出口。中國還沒有一個在世界上叫得響的服裝品牌,缺少原創品牌一直是中國服裝業的隱痛。十多年來,中國服裝人付出了艱辛努力。今年1月26日,曙光終于
出現,被業內稱為中國服裝“奧斯卡”的“2003-2004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啟動,71個原創品牌入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中國服裝協會1月26日啟動了“2003-2004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活動,這是中國服裝原創品牌第一次以群體的姿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也是中國服裝業為迎接挑戰而舉辦的中國服裝“奧斯卡”。中國服裝界為何要舉辦“奧斯卡”?“奧斯卡”的頒發意味著什么?
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今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的紡織品和服裝配額取消,全球紡織服裝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自由貿易時代,業界人士稱其為后配額時代,這是世界貿易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面對后配額時代的到來,作為世界第一大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服裝業如何充分利用機遇,迎接新的挑戰,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專家預測,紡織品和服裝配額的取消,全球對美紡織品服裝的出口數將銳減,而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將成為美國市場最大贏家。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計,中國紡織品在沒有任何限制的美國市場份額將增長2倍,達30%。
出口市場份額的擴大是我國服裝業面臨的最大發展機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裝出口呈直線上升趨勢,尤其是近幾年發展迅猛。市場限制的減少,使中國服裝企業更多參與國際一體化的市場,為服裝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角,同時,也迫使服裝企業加快“內功”建設步伐,調整產品結構,由低成本的價格競爭轉向高附加值的品牌競爭,從追求產品競爭力轉向追求品牌競爭力。正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所言:“進入后配額時代,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只要加強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出知名品牌,就會有一個新的發展”。
后配額時代,中國服裝業將面臨新的挑戰。除競爭更加激烈外,中國服裝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更多的非貿易壁壘。據專家介紹,歐盟及美國等已加快了“綠色壁壘”的速度,近幾年來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指令或標簽標準,包括“綠色技術標準”、“綠色環境標志”、“綠色衛生檢疫制度”、“綠色補貼”等,這些強制性的技術標準,意欲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排斥在發達國家之外。此外,美國提出SA8000“社會道德責任標準”,第一次以社會道德標準來規范組織道德行為標準,SA8000將成為新的國際貿易門檻,延緩我國產品進入其市場。美國已對我國針織面料、袍服、胸衣3類紡織品采取了保障措施。估計今后,美國還將針對我國產品實施一些保障措施。市場競爭勢必愈發激烈。因此,我國紡織服裝行業要細分市場,延長利潤環節、強化參與意識、拓寬信息渠道、提高應變能力,突出品牌建設,在后配額時代得到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