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加工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意見
為了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形勢和改革棉花流通體制的要求,完善棉花質量保障體系,提高我國棉花和棉紡織品的競爭力,根據國務院批準的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國家發改委等單位特制定了全國棉花加工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規劃意見。
《意見》指出,我國棉花加工業發展迅速。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棉花加工企業數量已突破12000家,加工能力2000萬噸,已形成國營、集體、股份、民營等多種成分并存的市場競爭格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棉機制造企業60多家。目前,棉花加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一是加工能力過剩;二是企業規模偏小;三是布局不合理;四是棉花加工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
《意見》說明了棉花加工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的指導思想和主要內容。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我國棉花產需發展和棉花加工企業的實際出發,按照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的要求,引導棉花加工業進行更新改造,提高加工效率,促進我國棉花加工業的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和信息化。基本目標是,從2005年起,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將現有打包機逐步更換為壓力400噸及以上的大型打包機,與大型打包機配套安裝調濕設備,采用國際通用棉包包型,對成包皮棉逐包編碼,通過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形成技術先進、布局合理、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能夠適應棉花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現代化的棉花加工業。
更新改造棉花加工業生產設備,必須遵循五個基本原則,一是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二是總量控制,適度競爭;三是優先支持棉花主產地區;四是更新改造工作要重點扶持已經取得資格認定并在近兩年加工實績突出的企業;五是鼓勵企業兼并、重組。
棉花加工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將采用國際通用國際通行的227公斤棉包包型,將現有打包機更換為400噸及以上的大型打包機,將捆扎方式改為國際通行的在裸包上捆扎鋼絲(帶),取樣、稱重后再套外包裝。同時配備調濕設備、實行信息化逐包編碼、配備棉包機械化輸送系統。
《意見》對規劃方案進行了說明。棉花加工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規劃主要是考慮到2005-2009年棉花生產的發展及棉花單產的提高,2009年全國棉花加工量按800萬噸左右計算,根據適度競爭的原則,棉花加工規模可按1200萬噸進行規劃改造。需更新改造的棉花加工設備,根據國家對貸款安排貼息補助的有關政策,實行貼息。
為引導企業積極進行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還將出臺有關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規劃登記,登記審查是否符合國家規劃布局、是否取得省級資格認定及資金落實情況;二是政策支持,對有關貸款安排貼息補助;三是優先貸款;四是促進銷售;以及其它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