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外貿服裝“假多真少”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貿服裝店在我縣各地落戶,大量“外貿服裝”不斷涌現。但讓消費者生疑的是:外貿服裝真有那么多嗎?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市場上外貿服裝以假貨居多。
記者在鰲江鎮的幾家外貿服裝店看到,各式各樣的名牌衣服、牛仔褲等,有的標價一兩百元,有的幾十元,除了少數有英文標簽外,大多是中文標簽,有的甚至找不到其它標識。有的衣服面料與工藝都很粗糙,與品牌顯然有天壤之別。一些衣服明顯看出舊損,產品的款式和商標都和普通服裝并無異樣,但店家肯定地稱都是“出口轉內銷”產品。記者進而詢問服裝的進貨渠道,對方馬上拒絕,不予理睬。
據了解,消費者所熟悉的外貿服裝,一般是指國內服裝生產廠家在完成國外訂單后,由于各種原因剩余的殘次品,還有就是廠家用節省下來的多余布料私自加工的,以及沒有明顯質量問題的退貨。在許多消費者看來,外貿服裝畢竟是準備出口的貨,價格便宜款式又新,質量放心又有牌子,因此很推崇。其實目前市場上大量涌現的所謂外貿服裝,有許多是仿制品,或干脆就是收集各地的積壓服裝,再貫以“外貿”的牌子,加以低廉的價格,向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兜售。一些所謂的外貿服裝店并非消費者想象的“購物天堂”,恰恰相反可能是問題服裝、仿冒品的隱藏之處。對此,業內人士提醒說,真正的外貿服裝針腳均勻細密,每英寸有多少針腳都有嚴格規定,拉鏈、紐扣、衣服上的小標識等往往帶有品牌特征。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外貿服裝”,往往質地非常粗糙,而那些質量比較好的仿造品,貨色式樣新穎,做工和面料相對較好,但他們的商標樣式圖案和專賣店中真正名牌之間仍然有細微的差別,消費者在購買時,還真要睜大眼睛細辨真偽,注意服裝質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