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季度紡織服裝出口增幅明顯回落
2005年一季度河北省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完成5.88億美元,同比增長4.4%,與2004年一季度42.2%的較高增速相比,兩類產品出口增長明顯回落,占全省出口份額由去年同期的33.5%降至24.9%;4.4%的增速也明顯低于同期全省出口平均增速(40.7%)和全國紡織服裝出口平均增速(19.1%)。
從出口產品看:一季度全省服裝類出口4.5億美元,同比增長2.9%。皮革服裝出口下降,裘皮服裝出口增幅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回落。一季度全省皮革服裝出口216萬件,同比減少51萬件,下降19%;出口金額18974萬美元,同比下降19%。裘皮服裝出口23萬公斤,同比增長50.5%;出口金額5349萬美元,增長54%,雖然增幅較大,但仍不能與去年同期出口高達363%的增幅相比。皮革服裝和裘皮服裝出口占全省服裝出口總額的54%,以上兩類商品出口的走勢基本決定了整個服裝類商品出口的走勢。同期,全省紡織品類出口1.37億美元,同比增長8.8%。占份額較大的棉機織物和合成短纖與棉混紡機織物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棉機織物出口2199萬米,下降17.6%;金額2366萬美元,下降10.6%。合成短纖與棉混紡機織物出口2807萬米,下降11.5%;金額1573萬美元,下降6.5%。
從出口市場看:一季度,河北省紡織品服裝對原設限地區的出口保持了較高增速,其中對美國出口6884萬美元,同比增長68.7%;對歐盟出口8369萬美元,增長28.7%。尤為可喜的是,河北省紡織服裝對非洲、拉美、大洋洲等地區出口也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一季度分別增長19%、41.6%和27%。增幅總體回落的原因,服裝出口主要是對俄羅斯出口下降,金額減少2648萬美元,下降9.5%;紡織品出口主要是對亞洲香港、日本、韓國、東盟出口下降的影響,分別下降34%、8.6%、24%和8%。
從出口企業看:生產型出口企業大多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而原出口額較大的貿易型企業則出口降勢明顯,如河北省紡織品進出口公司下降16.7%,河北圣侖公司下降22.1%,衡水外貿工藝品公司下降49.3%,河北省商業進出口公司下降41.9%,河北省輕工進出口公司下降37.9%。
分析一季度河北省紡織品服裝出口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出口欠退稅的影響。一些出口規模大、增速快的縣市及企業超基數退稅負擔重,拖欠退稅嚴重,導致出口下降。如衡水達美工貿有限公司和辛集東方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因拖欠出口退稅影響,今年一季度出口分別同別下降64%和69%。二是由于俄羅斯服裝流行趨勢發生變化,加之俄羅斯實施取消空港包稅制度,俄海關加大灰色清關力度,扣貨現象較嚴重等影響,對俄出口皮革服裝下降。三是部分服裝和紡織品已逐漸失去出口成本優勢。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一些紡織品和服裝產品的原輔材料、人工、運輸等成本已高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失去了競爭優勢,造成對東盟及部分傳統市場出口減少。四是有些出口產品因國內市場價格好于出口價格,致使產品內銷增加,出口減少。如石家莊明石染廠全棉印染布出口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4.3%。五是受國家對部分紡織品加征出口關稅、降低退稅率、實行出口自動許可管理等調控措施影響。2005年紡織品出口配額取消后,我國對部分紡織品加征出口關稅,其中涉及到河北省紡織品出口金額為9297萬美元,占今年一季度紡織品出口總額的16%,增大了出口成本,出口受到一定影響。
4月25日,歐盟作出了對從我國進口的毛衫、褲子、襯衫等8種紡織品啟動特別限制調查的決定;近日美國也宣布對中國的三類紡織品設限;河北省紡織服裝對俄出口形勢依然嚴峻;加之國家為調整紡織品出口結構,將繼續出臺包括提高進口棉花關稅等調控政策,今年河北省紡織品服裝出口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對此,河北省紡織品生產和出口企業必須積極應對,迎難而上。一是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紡織品、服裝出口產品結構優化調整步伐,避免大路貨和雷同生產,實現差異化生產和經營,努力提高產品檔次,發展自有品牌,促進企業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轉型。二是繼續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鞏固歐盟、美國、俄羅斯等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加快開發拉美、非洲、大洋洲等新興市場,積極拓展東歐、西亞阿拉伯國家等潛在市場。三是創新貿易方式,在繼續做好一般貿易的同時,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大力發展紡織品服裝加工貿易;加強與國際上有實力且信譽好的連鎖商、采購商和批發商合作,尋求擴大出口的新途徑;積極發展轉口貿易,合理規避貿易風險。四是應認真落實國家和河北省出口退稅有關政策措施,切實解決目前對出口企業的欠退稅和退稅滯后問題,確保對出口企業及時足額退稅。同時積極吁請國家有關部門調整現行出口退稅分擔機制,緩解地方出口退稅壓力,盡快建立出口退稅長效保障機制,促進外貿出口持續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