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圈紡織服裝業布局新思路出臺
湖北省有關部門根據省委、省政府建設武漢城市圈的決策,提出了武漢城市圈紡織服裝產業布局的新思路。
該產業布局新思路具體為:以武漢等9個城市為重點,發揮服裝產業集群優勢,建設服裝產業帶;以武漢一棉等一批優勢企業為重點,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棉紡織品加工出口基地;以邁亞等知名企業為重點,建成國內一流、可替代進口的面料基地;在咸寧建成在國內、國際有一定影響力的紡織深加工特色經濟區;在武漢以裕大華等優勢企業為重點,大力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各市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主導,錯位發展,建立以利益為紐帶,以共贏互惠為目的的利益分享機制,并進一步通過產業整合集聚———競爭———協作,形成城市圈整體優勢。
所謂武漢城市圈,是指以武漢市為中心,以周邊的孝感、潛江、天門、仙桃、咸寧、黃石、黃岡、鄂州等8個城市為成員的經濟體。截至2004年,武漢城市圈共擁有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531家,總資產達220.1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占全省紡織服裝業的比重均在2/3以上。近年來,武漢城市圈紡織服裝業加速新興工業化建設,發展步入了新時期:一是新興工業化規劃啟動實施,二是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崛起,三是產業用、家用紡織品成為紡織業發展的新亮點。
5月19日,武漢市政協到潛江市考察后認為:發展武漢城市圈的紡織服裝產業應走整體布局、聯合應對的路子,充分發揮武漢紡織服裝工業老基地、大市場的優勢,整合圈內各城市的優勢資源,實行合理專業分工。要充分利用“漢派服裝”的品牌優勢,構建城市圈“服裝走廊”,形成“1+8>9”的效應。
在這9個城市中,黃石市服裝業起步早,現已形成了以美爾雅西服、康賽T恤、美島時裝三大主導產品為核心的紡織服裝業。該市現有服裝企業34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2.78億元。該市政協建議,省發改委應在科學分析武漢城市圈內服裝現狀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紡織服裝業發展規劃,同時要協調發展服裝上游產業,按照“壯大龍頭、發展配套”的原則,有效拉長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