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眼中的競爭力測評
2004至2005年紡織各分行業競爭力測評又開鑼了,在屢遭貿易摩擦的今天,提高競爭力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自去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首次引入競爭力測評體系,評出2003至2004年棉紡、化纖等7個行業競爭力較高的10家企業后,競爭力測評體系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對于行業協會苦心經營的這一活動,企業反響如何呢?記者采訪了參加測評的企業。
前進有了方向
對于此次活動的意義,大多數企業都給予了肯定,給企業帶來的積極效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讓同行業相互了解,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湖北咸寧精華苧麻紡織有限公司廠長石孝熾認為,競爭力測評讓他們知道了自己在行業中的位置,有了感召和鼓舞,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據他介紹,通過測評使企業進一步了解了領導層和職工的素質、科技含量、技術含量以及外部環境等因素的重要性,對不足之處大力改進。設備上,咸寧精華苧麻紡織有限公司將陳舊的機械基本淘汰了,引進了一批意大利先進的設備;原料上,和農民繼續緊密連在一起,以保證好的原料供應;技術力量上,一方面自己培養人才,將一些優秀人才送到國外深造,回來后為企業服務,另一方面從紡織院校選拔人才;此外,在環保和產品開發上,公司也加大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2003至2004年企業競爭力測評中,咸寧精華苧麻紡織有限公司進入了麻紡行業的前10名,給了企業極大的鼓舞,他們也在積極關注入圍的其他企業的狀況,尋找與他們的差距,學習借鑒成功的經驗。
其次,“增強了企業被社會、客戶的認同感,提升創建品牌的能力”。這是華懋(廈門)織造染整有限公司所得出的結論,他們表示今后要從進行資源整合、開源節流、開拓創新方面入手,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競爭力測評帶來的這種效果,也得到了浙江珍貝有限公司的認同,其負責人介紹說,測評活動受到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國外的專家還參與進來,去年珍貝有限公司進入毛紡行業前10名后,不少國外的客戶慕名而來,簽下了訂單,“競爭力測評活動提高了我們企業產品的知名度”,他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數據的可靠性
當問及數據是否真實可靠、能否全面反映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時,被訪企業給予了幾乎一致的答案:“比較客觀”。
湖北咸寧精華苧麻紡織有限公司石孝熾介紹說,報上去的數據基本是真實的,出口數據是來自海關統計,銷售情況、財務報表經過了審計部門的審計,還有些數據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證明,這些都不可能弄虛作假。即便是一些對競爭力測評活動持懷疑看法的企業,也不得不承認:“雖然企業的態度會影響到測評的真實性,但總體情況還是能夠反映出來。”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主任說,一些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等有關機構,較為可靠,但他對有些民營企業數據的真實性置疑。
在江蘇泛佳亞麻紡織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尚良看來,一種測評不管怎樣科學、準確,也都無法全面反映企業的情況,因為不確定因素很多,企業競爭力測評做到了相對的合理。
有待繼續完善
在對競爭力測評給予肯定的同時,不少企業對測評的內容、活動的宣傳上提出了一些建議。
浙江珍貝有限公司認為,現在許多企業產品多元化,即便是紡織品也不僅限于某一類,但在進行各分行業競爭力排名時,只按其中的一種,其他的產業不能反映出來;而另一方面,在測評時一些指標是企業總體上的而不專限于紡織,如有些企業還經營房地產、醫藥等等產值還算在其中,這會影響測評的公正性。在他看來,今年測評的表格形式有了改變,可以看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力圖使測評更加完善、科學,但表格里大的科目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動。
此外,一些企業還希望能夠將測評結果進行更多的宣傳,讓大家更多地了解這些企業、這些品牌。當記者致電上屆入圍的企業時,有些單位居然從辦公室主任至總經理均茫然無所知,甚至不知道企業進入了行業前10名,看來深入宣傳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