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紡織產品在本國市場的占有率下降至15%
- 據尼今日報報道,尼紡織工業危機正呈現惡化的趨勢,產能利用率達到了近20年來最低點的20%,生產的紡織產品在本國的市場占有率在過去兩年中下降了10%以上,而能夠維持穩定經營狀態的紡織廠也僅有10家。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其2003年的報告中指出,尼產紡織品在本國的市場份額為27%。同時,由尼紡織服裝剪裁全國工會(NUTGTWN)資助的一家獨立評估機構認為,尼紡織行業產能利用率為35%-40%。NUTGTWN教育研究部負責人Ismail Bello先生透露,近兩年來,尼紡織產業經營狀況不斷惡化,一方面,沒有新的投資,而另一方面,很多紡織廠已經停止了生產經營活動。Bello先生稱,最近調研資料表明,尼紡織產品在本國市場占有率已由兩年前的27%降至15%,導致該行業進一步走向衰退。據統計,過去一年內有15家大型紡織廠倒閉。
有關資料顯示,在這些倒閉的紡織廠中,Zamfara位于棉花生產基地,曾雇傭3000多名工廠從事紡紗織布工作。原屬政府所有的紡織廠也未能幸免,卡杜納紡織有限公司和尼日利亞紡織廠均已關門歇業。有關數據顯示,工廠倒閉導致成千上萬工人失業。在分析紡織業疲敝不堪的原因時,Bello先生說,高能源成本、高借貸利率、走私紡織品泛濫、本國紡織品與走私品相比缺乏價格競爭力、銷售狀況不佳等都是造成尼紡織工業衰退的主要原因。
另悉,尼對于西非紡織市場的控制力也在減弱,主要市場份額正在被來自亞洲的紡織產品吞噬。據統計,西非市場原產于尼的紡織品已不足10%。Bello先生還透露,大量紡織品通過臨國被走私進入尼境內。
NUTGTWN呼吁政府加強對邊境的監控,從而減少走私紡織品的入境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