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童裝大市場
- 主持人語
現代化的工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個分工細化的工業。服裝業也是如此,童裝就是一條大有可為的道路。我國的服裝業總體上來說欠缺的是品牌,做強做大的標志之一就是有世界性的名牌,在這一點上我國的服裝業還需多年的努力才有可能達到。要想創出世界級的名牌來,不僅需要有好的品質,更要有很強的設計能力,要能引領服裝的潮流,這不是我們現在手工作坊式的企業所能達到的,要有較大規模企業才行。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在創名牌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在企業的改革、兼并重組上下功夫。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童裝大國”。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16歲以下少年兒童人口已有3億多,其中城市近1億,農村2億多,每年還有1000多萬新生兒。特別是城市,獨生子女人數占相當的比重,正在形成平均5—6人供養一個獨生子女的格局。家長在孩子們身上的開支日益增加,包括童裝在內的兒童消費成為當前國內家庭生活消費的重要支出之一。從市場上來看,童裝銷售增長速度大大超出日用消費品市場平均增長速度,今年全國童裝的產量預計將達到10億多件。有關專家分析,目前童裝領域蘊含著的機遇,好似10年前的男裝、5年前的女裝和3年前的休閑裝市場。
已經邁出第一步
在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命名為中國童裝名鎮的浙江湖州織里鎮,記者看到,小小童裝已被做成一個大產業。
目前,織里鎮童裝生產經營總戶數已達5700余戶,有近7萬人專門從事童裝的生產、加工和銷售。2002年,織里童裝產量1.5億件(套),產值35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1%。與童裝行業密切相關的服裝面料、輔料經營以及印花、繡花、砂洗、聯托運、縫紉機銷售與維修等行業也蓬勃興起,形成產業鏈。此外,37個聯托運站經營著46條通向全國各地的公路、鐵路和航空線路,為之服務的金融、餐飲、運輸、倉儲、房地產等三產發展亦十分活躍。織里童裝已輻射全國絕大部分省市以及俄羅斯、韓國、西班牙、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是織里人在為童裝忙。2002年5月,以生產兒童飲料著稱的杭州娃哈哈集團宣稱進軍童裝業,8月,800家“娃哈哈童裝”專賣店開張,成為中國開設專賣店最多的童裝品牌。中國最大的乳酸菌奶企業湖南太子奶股份有限公司也組建了“太子”童裝公司,宣布要建立中國最大的童裝生產企業。
還需進一步做強
然而,我國童裝現有的開發力度和誘人的發展前景之間仍然反差巨大。
先看數量。就全國服裝市場而言,童裝占據的比例僅為1%。就童裝市場本身而言,國外品牌的童裝又占據了50%的銷售額。國內童裝企業雖然有4000多家,也占領半壁江山,可70%的童裝處于無品牌狀態,每年生產的服裝總量分攤到每個兒童也不過2.5件到3件。專家估算,全國童裝年消費額至少可達500億元,而目前的實際消費額遠低于這個數字。
再看品質和價格。國外品牌是高檔童裝市場的領導者,該類品牌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早,品牌風格國際化、時尚化,質量過硬,成熟的文化底蘊容易得到顧客的認知與垂青。而國內,品牌形象比較好的國內童裝生產企業僅有200來家,專職童裝設計師不多,童裝整體設計水平與國外還有差距。與國外童裝相比,國內童裝款式單調,裝飾繁瑣花哨,在產品的設計上缺乏本土意識和創新,設計、推銷手段如出一轍,體現不出產品特色。
由此可見,國產童裝從數量到品質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