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 服裝業內一頭勇猛的
平湖市是全國最大的服裝出口基地之一,被中國服裝協會評為“中國服裝制造名城”。全市大約有服裝企業1200多家,年生產服裝達2億件,產值達160億元,從業人員大約15萬人左右,幾乎占了平湖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平湖市95%以上的服裝企業在貼牌,而且大部分的服裝企業給日本的服裝企業做貼牌。只有5%的企業在做品牌,而且規模都很小,所以平湖的服裝企業在國內鮮為人知。在這里更沒有像虎門、石獅那樣道路兩旁密密麻麻的服裝品牌的廣告牌。
■ 品牌,為什么不去做
平湖市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季安莉告訴記者:“平湖貼牌服裝的發展有個故事。茉織華在1990年與日本一家公司合資,辦起了該企業,而且發展良好,經過幾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多次獲得全國服裝行業利潤、銷售額、進出口額等多項第一名。平湖的服裝企業包括一些做品牌的服裝企業,看到了茉織華的發展,紛紛向貼牌轉型,按照茉織華的做法,以此為榜樣,緊緊地跟在茉織華的后面效仿,一些從事其他行業的企業家也紛紛地轉入到了貼牌加工的行列。”
上世紀90年代,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那里已經不會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日本是一個擁有近兩億人口的大國,每年的服裝需求量大約為十幾億件,據了解,日本從事服裝行業的人數僅為幾十萬人,而且這些人大多數在做服裝的研發和銷售。這種狀況決定了日本的服裝生產落到了別的國家后面。
平湖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張祥林向記者解釋,日本把服裝的生產基地定在平湖是有原因的。其一是茉織華開了一個好頭,許多的服裝企業老板看到了起初為日本廠家貼牌帶來的巨大利好,主動設法與日本的服裝企業聯合,為他們貼牌。其二,平湖是一個沿海的城市,海上運輸特別方便而且與日本的直線距離較近,有利于運輸。再者,平湖的服裝企業有著熟練的技術工人、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配套的設施,這些條件也對日本的服裝企業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華城集團是一家以服裝貼牌加工為主的企業,年生產能力500萬件左右,出口額近4個億。其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外單都接不過來,而且企業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到目前為止還不打算去創造品牌。他進一步解釋說,當前做貼牌還是有著很大的利潤空間,一般毛利達到加工費的25%左右,如果一件衣服的加工費是20美元,他們能賺到5美元,利潤非??捎^。他們做的差不多都是日本的企業,日本對他們沒有配額,可以不受限制。相反,做品牌非常繁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事情,沒有十年八年不會做好一個品牌。而且做品牌不僅需要員工熟練的生產技術,還有人才、銷售、管理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行。國內好多的服裝企業只看到了品牌服裝帶來的巨大利潤,在不具備實力的情況下做品牌,結果倒下的很多。
日本、歐盟等國家的服裝企業的誠信問題也是平湖服裝企業積極做貼牌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采訪的多家服裝企業紛紛表示,無論是日本還是其他的國家,他們都非常講信用,只要貨發出去,款馬上就到,哪里像國內的一些服裝企業不講信用,好多的服裝企業就是被這些債務所拖垮。
此外,國內服裝企業無序的不正當的競爭也是平湖的服裝企業不做品牌的一個原因。“有的地區、有的企業利用服裝企業進入的門檻較低、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的狀況,利用勞動力便宜、原料價格低等優勢,不斷地降低價格,造成行業的混亂,對打造服裝品牌極為不利。”平湖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張祥林說。
■ 品牌,永遠不去做嗎
做品牌是每個服裝企業夢寐以求的。平湖市有的服裝企業已經開始做品牌或者積極準備做品牌。中日合資茉織華作為平湖服裝企業的龍頭老大,年生產能力在5000萬件,其中光日本的訂單就占據了一大半。據該企業的黨委書記滕振華介紹,近日,日方用5億人民幣全部收購了茉織華的服裝股份,而且要全部調整茉織華結構,其中很有可能就做品牌。平湖悅萊春服裝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做貼牌和做品牌兩條腿走路的企業,不僅外貿不錯,而且內銷已經在國內市場普遍展開。其品牌悅萊春早在1997年注冊,該品牌還是全國雙百強企業。其董事長、平湖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費永華說,通過他們企業內銷和外貿兼做,他們感覺到內銷和外貿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他說,做外貿自己沒有太多的主動權,做內銷有主動權但是風險大。他還針對自己的企業進行特別的規劃和管理,如果使用同一班子人既做內銷又做外貿兩者都做不好,如果分成兩班子人,做內銷和外貿分開,即做品牌的和做加工的分開,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據費永華介紹,悅萊春今年還要申報中國名牌,在以后還會加大品牌的投入,以后逐漸轉向品牌化運作。
浙江伴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黃德榮董事長表示,他們公司做貼牌已經10多年了,品牌的商標已經注冊成功,目前正在做品牌準備工作,當各方面的條件具備了,他們就會做品牌。平湖服裝行業協會一位從事服裝行業管理的政府官員對記者說,平湖的服裝業的規模、產量都是在國內數得著的,一旦有一天轉入品牌的行列,這頭沉睡的“猛獅”將大發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