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普及時代還有多遠
盡管ERP(企業資源管理軟件)在中國普及的條件尚未完全成熟,但ERP走向普及化已是大勢所趨。ERP的普及能否變成現實,最終還是由市場和使用ERP的企業說了算。ERP進入中國已經20多年了,它是否已經進入普及時代?讓我們聽聽專家的看法。
ERP產品普及的必由之路
ERP產品能否普及?答案是肯定的。ERP產品作為ERP理念與原理的載體,是企業真正應用ERP的惟一途徑。生產企業應當接受并運用好ERP,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當然,ERP的基本原理雖然一致,但是ERP產品卻因為所面對行業、規模和生產模式等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普及什么樣的ERP產品,如何普及,才是真正的關鍵。
從目前來看,我國真正能夠大面積普及的ERP產品還不多。大多數國內的ERP軟件公司在開發方面還處于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增補功能的初級階段。而近年來,隨著軟件技術發展迅速,組件化、可配置、可重構、平臺化技術、N層結構、面向服務的架構(SOA)等等新技術不斷涌現,對于ERP廠商而言,在應用先進軟件技術的基礎上,對ERP的功能性等方面進行一次根本性的重新架構,是實現自身產品在市場上真正普及的必由之路。可喜的是,我國一些有實力的ERP軟件企業已經清晰地看到了這一點,并且已經付諸實施。
ERP普及能否實施成功,廠商的服務能力是關鍵。要實現ERP的大面積普及,關鍵在于ERP廠商的大規模交付能力。提升ERP廠商的交付能力,不能單靠咨詢顧問個人的能力,還要ERP生產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規律,不斷優化自身的實施方法,提高服務能力。縱觀整個中國ERP市場,軟件實施人才是一個稀缺資源,因此,除了在產品方面努力以外,強化人才資源建設(包括自身的實施隊伍以及合作伙伴的實施隊伍)是ERP廠商實現自身產品普及的關鍵。另一方面,ERP廠商對于實施過程的項目管理和監控,也是體現ERP廠商服務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想普及ERP,廠商自身的實施過程必須實現信息化管理。
此外,第三方信息化咨詢服務機構的發展可以幫助ERP廠商有效地提高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