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紡織巨頭與意大利同行爭高下
廣東溢達500萬碼梭織染整廠首期工程正式投產將帶動高明紡織業做大做強.
廠房寬敞明亮,地面平整潔凈,空氣干爽清涼,機器設備運轉有條不紊……市長梁紹棠、副市長梁毅民、高明區長馬亮照等領導,昨日上午一參加完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500萬碼梭織染整廠一期工程投產儀式,就參觀溢達公司的新廠區,對眼前這一幕大為贊賞。而溢達集團主席楊敏德等人則在旁將新廠區在全國乃至全球比較先進、環保、節能的生產特色一一道來。
打造高檔紡織品出口基地
溢達集團此次投產的梭織染整廠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全部建成后將形成月產500萬碼高檔全棉色織布的生產能力。該項目總負責人張亮介紹,該項目分兩期完成,包括后染紗車間、織造車間、后整理車間和污水處理中心等4個部分。目前,首期工程的后整理車間和污水處理中心已建成,二期工程將在明年3月竣工。
該項目選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染紗、織造及后整理設備,并配置了先進的電腦控制系統和自動操作裝置,有利于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操作誤差,確保質量穩定和縮短生產時間。據了解,新項目投產后的主攻產品為高檔歐洲手感面料、高檔納米拒水拒油面料、高檔免燙整理面料等產品。
“新廠區的產品將主要用于出口,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意大利的紡織服裝企業。”張亮介紹,他們曾經拿溢達生產的產品去歐洲鑒定,對方認為溢達的產品與意大利的產品在質量上沒有區別。溢達的主要競爭對手將是意大利、日本的同類企業。
積極致力推行清潔生產
目前已是我市支柱企業的廣東溢達從1988年開始在高明投資,十幾年來得到迅速發展,投資額從345萬美元增長到現在的2.65億美元,溢達產的色織布今年9月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2003年,溢達的出口額達到2.5億美元,成為佛山市十大出口企業之一其全棉梭織色織布今年10月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復審,繼續享有出口免驗資格,溢達成為我國色織布行業惟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溢達集團主席楊敏德介紹,新項目完全建成后將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先進、最環保以及最節能的梭織染整廠。
“溢達這一次擴產鞏固了其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也有利于提升佛山作為紡織大市的地位。”梁毅民認為,溢達不但為佛山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并且在發展過程中,樹立了和諧發展觀,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外資投資佛山的成功典范。如今年7月,溢達邀請“保護國際”環保組織專家,省、市環保部門和高明區的有關領導,就環保和循環經濟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研討,取得較好效果。
記者現場觀察到,廣東溢達新廠區的廠房外觀簡潔明快,內部選用環保節能的設備和器材,展現了一個完全現代化的紡織工廠。新增日處理能力達24000噸的新污水處理中心也配合了新的織造及后整理工藝,使用節能設備,繼續推行清潔生產。溢達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廠區有望給高明經濟的增長和“山林水都”的建設再出一分力。
打造專業鎮做強紡織產業
“溢達這一次擴產是高明區抓重點工程促經濟發展的重大成果。”馬亮照表示,廣東溢達投資高明以來,取得了資本積累和品牌打造的豐碩成果,成為全球純棉產品的領頭羊。溢達是眾多內資、外資企業在高明區投資發展的縮影,也是高明區企業做大做強的成功案例。這次擴產,是溢達進軍高檔面料路程上的一個里程碑。
高明區委、區政府近來提出了打造經濟專業鎮,以高新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工業發展思路,計劃以大荷城的紡織城為載體,以廣東溢達、波頓服裝、恒威集團等國內著名企業為龍頭企業,促進高明紡織產業的做大做強。馬亮照表示,他們將為高明區紡織行業的發展爭取更多的政策優惠與更好的投資環境。
新項目最先進最環保最節能機器周圍溫度可調控
昨日,廣東溢達500萬碼梭織染整廠項目總負責人張亮向記者介紹了該工程的有關情況。
記者:國內外的紡織業競爭一直比較激烈,與周邊一些同行業企業相比,溢達集團有哪些特色?
張亮:溢達集團與行內很多企業不同的地方,是采取了“垂直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早在1998年,溢達集團在新疆開辟的棉花生產基地就已通過ISO14001的認證,為集團內的企業生產“綠色”棉花。從棉花的生產到產紗、織布、成衣的產銷,大部分環節都是我們自己做的,這樣可以節省檢測、物流環節的成本。客戶到了我們這里,也基本不用再跑別的企業了。
記者:請您談一談500萬碼梭織染整廠的技術設備水平在業界處于什么位置?
張亮:在技術方面我們不敢妄自菲薄。溢達集團引進了歐洲、日本及國產的相應設備,并根據自己多年來生產經營的經驗進行了調配組合。這樣做的效果比單純引進一條生產線的效果要好很多。這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先進、最環保、最節能的梭織染整廠。
舉一個簡單例子,新廠區一些車間的空調系統采用了新的空調技術,可調控每臺機器周圍的溫度、濕度等,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有效控制了成本,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也更加舒適。傳統的紡織企業使用的空調系統是調整整個生產車間的溫度、濕度,這樣對產品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加大成本,也不利于工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