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紡織服裝產業現狀及中日貿易分析
一、日本的紡織服裝產業概況
1、日本的紡織服裝產業
日本的紡織工業在全國約有160個基地,雇用人員68萬人,占全部制造業用工的10%,再加上紡織批發和零售等有關人員在內,總人數達到183萬人。目前,日本的紡織工業以高新技術為背景,其產品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信息工程、工農業、軍工用品、航空航天和建筑土木等非服裝領域也有多種用途,廣泛地支援著其他工業的生存和發展。 日本有不少世界著名的紡織品企業,如東麗公司、鐘紡、東洋紡、龍吉尼卡和遠東紡織等,其銷售額一直排在世界前100強。
今日2005年以來,日本紡織行業的生產明顯下滑,上半年日本大部分類別的化纖生產產量環比下降了2.7%,為47474噸,1-6月累計生產化纖286618噸,同比下降1.5%。長絲類纖維6月份的產量下降了4%,為43066噸,1-6月累計生產263653噸,同比下降2.7%。6月份化纖紗的產量下降尤為嚴重,僅為5911噸,環比下降12.2%;1-6月累計生產34061噸,同比下降15.3%;6月份面料的產量保持平穩,長絲類織物1-6月累計生產0.74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8%;短纖類織物1-6月累計生產1.4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6.7%;2005年日本棉紡織能力繼續急劇萎縮,進入6月份棉紗的產量環比下降15.6%,棉布的產量環比下降14.8%,降至0.35億平方米,此外,6月份棉布的裝運量也非常小,下跌了19個百分點,只有0.16億平方米。1-6月累計生產棉布2.2億平方米,同比下降9.7%。
日本的紡織技術領先世界,但它的服裝產業在達到頂峰后開始萎縮,其生產規模和產量趨小。日本已經由紡織品服裝凈出口國轉為紡織品服裝凈進口國。日本的化纖技術、紡織品染色后整理、新產品開發、紡織機械設備、時裝品牌設計和經營和市場營銷等諸多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日本將技術與面料的完美結合使得各種新型面料精品甚多。日本機械、電子工業的繁榮更為紡織機械的現代化提供了便利條件。東京作為世界四大時裝之都之一,擁有三宅一生等許多國際著名的時裝設計師。日本本國開發出優秀的設計作品,送到勞動力便宜的發展中國家去加工,成為日本服裝企業的發展之路。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日本的高科技纖維產業,特別是功能纖維和超強纖維,已經在總體上居世界領先地位。日本的PAN基碳纖維總產能已經占世界總產能的3/4,產量占70%。聚芳酯纖維、PBO纖維、聚乳酸纖維等,最早都起源與美國,但是最終的產業化都在日本得以實現,超強PVA纖維也是日本獨有的高科技纖維產品。日本是技術領先的紡織大國,其纖維面料產品檔次高、技術超前、制作精良,在國際市場素以花色多、批量小的人性化服務著稱。日本最重要的面料生產基地之一是石川縣,在那里生產的高附加值、高功能性合成纖維在世界面料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多年來,日本的化纖企業在應用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進行新材料開發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如2004年,日本開發新型抗菌無紡布;2005年生產具有保濕效果的Purecare附著絲膠或膠原,它是突出保健功能的纖維產品;推出新型光纖保暖外套;2005年日本一進國開始生產聚乳酸紡粘布;推出可治皮膚病的T恤、改性萊澤諾娃羊絨;已經開始啟用棉布光照漂白技術等。
目前,日本本國的紡織企業與其它亞洲日本的面料生產商,依靠高新技術,如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開發出了多種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 從2002年開始,日本在納米技術的開發上逐漸有了突破。東麗公司2002年成功開發了20~100納米的超細纖維。這種超細纖維不僅可以用于高級服裝面料,還可以應用于高效除臭紙,粘合紙、過濾紙等產品中。
日本的服裝行業是日本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特別是地域經濟和就業方面一直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據日本纖維時裝信息中心統計,2002年日本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企業所數量為20,000家,從業人數約40萬人。由于歷史的原因,日本眾多服裝小企業不具備產品設計能力,只是承接大企業的委托加工。隨著日本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大企業紛紛在東南亞、中國等投資設廠,造成日本國內服裝制造業的衰退。但是,日本的服裝產品質量嚴謹,款式前衛,在世界服裝制造業中的技術居領先地位。
日本的紡織機械質量可靠、設計新穎。其紡紗機械、織造機械和后整理機械的性能可與歐盟的紡織機械制造強國相媲美。
日本有悠久的縫紉機生產歷史,在目前世界縫紉機領域有決定性的影響和地位。特別是日本制造的平縫機產品系列、特種機、專用機和高檔輔助設備等,其工藝水準、產品質量和綜合功能居世界領先地位。近三十年來日本縫紉機制造技術發展很快,在產品多樣化、交貨期、推銷能力及售后服務方面,日本占有相當優勢。著名的日本縫紉機企業,如兄弟工業公司、重機公司、田島、大和、利是、美洲虎等專業縫紉機廠商生產的各種高檔縫紉機設備占據很大的國際市場份額。以重機為代表的先進企業已全面推出各種無油縫紉機、低張力平縫機,重機公司研發開發的CAD服裝設計系統等推動了服裝產業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