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十年調整重現活力的“魔方”
- 內需主導:自律性良性復蘇
經過了長達10多年的艱難調整,日本整體經濟已逐步恢復了活力,很有可能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其具體表現為:主要企業的債務過大、設備過剩、人員過多的“三過”問題已經基本消除,主要企業盈利能力大幅增強;內需和出口同步增長,基本改變了過去那種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出口的問題;國內生產總值持續穩定增長,長期困擾日本經濟發展的通貨緊縮問題有望消除。
《日本經濟新聞》匯總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上市公司稅后利潤已經連續3年更新歷史最高紀錄。隨著日本經濟的逐步復蘇,企業經營不斷改善,收益穩步增長,設備投資和雇傭也開始增加,日本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不斷更新紀錄。今年3月底結束的本財務年度,在東證主板市場上市的1332家公司的稅前利潤總額將達到25.41萬億日元,純利達14.14萬億日元。
隨著企業經營改善,收益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相應增長,購買力增強,個人消費持續小幅回升,占日本經濟一半以上的個人消費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去年第四季度個人消費增長了0.8%,連續4個季度增長。去年第四季度日本企業設備投資同比增長了9.5%,連續11個季度增長。日本國內需求持續旺盛,對外貿易出口繼續大幅增長。去年第四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為0.8%,外需的貢獻度為0.4%。
日本內閣府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季度增長了1.4%,折合成年增長率高達5.5%,高于經濟學家先前預測,連續四個季度增長,2005年全年比上年增長了2.8%。日本全國的消費者物價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增長,長期困擾經濟發展的通貨緊縮問題有望消除。
日本經濟學者、三菱聯合銀行投資調查部部長島中雄二認為,從目前的整體經濟形勢來看,3月底結束的2005年度日本經濟實際增長率將超過政府預測的2.7%,很有可能是15年來首次出現3%以上的增長速度。他還認為,日本經濟增長已經出現了內需主導的勢頭,只要日本經濟政策不發生重大失誤,在今后幾年內,經濟有望保持著3%左右的速度增長。
日本景氣周期可能更新紀錄。日本從2002年2月開始的本次經濟復蘇已經進入了第49個月,本輪經濟復蘇已不再會重蹈1996年和2000年那種暫短的“短命景氣”覆轍。日本民間經濟研究機構發表的經濟預測認為,日本經濟恢復還將繼續擴大,經濟增長周期可能要超過“泡沫景氣”的51個月,甚至還可能超過“伊奘諾景氣”的57個月,在景氣循環周期的時間上更新紀錄。應該看到的是,這次日本經濟的復蘇主要是依靠經濟結構以及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在沒有外力驅動的情況下實現的,是一種自律性的良性復蘇,而不像以往那樣主要依靠政府大規模增加公共投資,刺激經濟恢復。這種自律性景氣將有一種耐久性,持續的時間會更長。
盡管日本經濟發展勢頭不錯,但依然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日本部分經濟學者認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由于海外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放慢,國內經濟增長的勢頭將減弱,日本的通貨緊縮問題雖出現了改善的勢頭,但是否消除還難有定論,日本經濟還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
零利率:幫助金融機構渡過難關
近來,日本金融機構的各種金融商品不斷推出,向企業提供的貸款余額迅速增長。今年1月底,日本金融機構僅向在亞洲和中東歐地區投資的日本企業提供的貸款余額達到了近20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為16年來的最高點。從各方面的情況綜合判斷,日本金融業已經脫離了困境,重新顯示出活力。
泡沫經濟破滅曾給日本金融業帶來了一場災難。上世紀90年代末期,股價和房地產價格暴跌、企業大量倒閉給日本金融機構帶來了大量的不良資產,資本充足率低下,導致北海道拓殖銀行、日本長期信用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等日本大型上市銀行以及許多中小金融機構相繼倒閉,日本金融體系面臨危機。直到2003年5月,日本金融體系還在動蕩,日本第5大金融機構理索納金融控股集團處于實際上的倒閉狀態,被政府接管后投入了近2萬億日元的國庫資金才得以渡過難關。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