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裝業”競爭空前
近幾年,中國“軟裝”市場的增長勢頭始終強勁,但還是有很多業內人士感慨市場難做。縱觀當今中國裝飾業市場,雖然總產值每年幾乎都以百分之十幾的速度增長,前景令人看好。但是,隨著市場逐步走向成熟、規范,以及宏觀環境的變化,市場被分得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各地大型建材超市并肩而起,明碼實價的口號越來越多,直接針對終端;消費者理性對待裝修的幅度在加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軟裝”業利潤低薄已逐步浮出水面,惡性競爭的局面充斥著各大中城市,不少“軟裝”公司已經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
速生帶來蓬松的缺憾
“軟裝”行業是一個發展迅速、更新很快的行業。在中國建筑行業細分的過程當中,軟裝飾環節沒有得到充分發育,所以在旺盛的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這個行業以超常規的速度迅速發展。按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朋的觀點來說,大凡速生的樹種,它的細胞組成都比較蓬松,材質也就不夠堅實;反之,凡是質地堅硬的樹種,它每年生長的速度都很慢。“軟裝”行業適應經濟發展需求迅速發展是件好事,但也會留下一些缺憾。
我認為,裝飾行業的缺憾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參與招投標的過程中,裝飾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比較模糊。裝飾行業已得到市場,甚至是投資人、業主的承認,目前在多數情況下裝飾企業都是在業主的二次招標中完成合同交易的。現在承包的地位和過去有所區別了,越來越突出了,某種程度上和國際慣例有一些靠攏。一旦總承包管理體制與國際慣例接軌到位,歷史上以散戶為服務對象的住宅裝飾裝修企業也將面臨著一個新的市場變化,其競爭優勢將受到削弱。
另外,雖然一大批院校開設了與建筑裝飾行業密切相關的專業,但學科設置是否考慮到前瞻性和市場實用性?缺憾還不止這些。我們不能一味沉醉于行業飛速發展的樂觀情緒中,還必須以理性的目光去洞察速生所帶來蓬松的缺憾。只有正視這些缺憾,剖析這些缺憾,解決這些缺憾,才能營造行業的持續發展和長久繁榮。
布藝企業要注重環保
“軟裝”行業的前序企業———家紡布藝企業屬勞動密集型行業,雖然有很多企業已經實現了工廠化或者是產業化,使用了先進的技術,但仍有很多的企業還是運用傳統工藝,技術相對落后。怎么把“環保”理念貫穿進去,對布藝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用現代化的手工作坊已經不行了。從這個方面看,布藝企業還不適應將來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但也要看到機會,認識困難和認識機會的過程就是形成優勢的過程。布藝企業在合理的成本內,盡快使用環保性的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減少二次污染,就能掌握市場話語權。
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觀,對裝飾行業提出更高要求,裝飾是建筑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我們怎么樣和它銜接,將來的發展趨勢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也值得我們現在就開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