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46%來自國外
近日是第6個世界知識產權日。記者從當日召開的"2006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獲悉,200 5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7萬余件,但46%的申請來自國外,剩下的一半多來自國內,其中1/3是個人申請,余下的申請中又有一半左右來自三資企業,剩下的3萬多件由我國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申請。
深圳華為公司是國內申請發明專利最多的企業。山東青島是打造自主知識產權品牌最好的城市之一,擁有海爾、海信、澳柯瑪、青島啤酒等一批知名品牌企業。但令人遺憾的是,國內像這樣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的企業太少了。據統計,目前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僅有幾千家,僅約占萬分之三,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擁有自己商標的企業僅占40% 。也就是說,有高達60%的國內企業連自己的商標也沒有,很多企業處在有制造無創造,有產權無知識的狀態。
本報訊(肖颯張珂銘記者王梅)從今年7月1日起,《曼谷協定》(以下簡稱《曼協》)將為包括中國在內的6 個國家提供4000多個稅目的關稅減讓,此項政策的實施將會給陜西省出口企業帶來新商機。
《曼協》簽訂于1975年,是在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主持下,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之間達成的一項優惠貿易安排。目前協定成員有中國、孟加拉國、印度、老撾、韓國和斯里蘭卡。
據西安海關統計,2005年陜西省對《曼協》5國出口2.96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66.3%,高出 2005年全省外貿出口平均增速的38個百分點。
以陜西省出口第四大支柱產品紡織品為例,受征收出口關稅影響,2005年陜西省共向《曼協》5國出口25 90.6萬美元,下降2.6%。分析韓國服裝關稅減讓清單,關稅從13%減至8.1%,削減幅度非常可觀,陜西省20 05年向韓國出口服裝295.6萬美元,按減讓后的關稅稅率計算,可少繳納關稅約117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