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出口的隱憂和對策
在溫州部分鞋類產品面臨歐盟反傾銷危機的時候,服裝出口還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不過這種繁華的景象已經掩蓋不住其中的隱憂。積極地早作準備、有效地尋找對策才是明智之舉。
其實,服裝出口已經遇到了風口浪尖。
去年這個時候,服裝出口業曾經嚇出一身冷汗,歐盟和美國在舉起了反傾銷大棒后又與我國達成了出口配額的協議。
但就在4月初,美國商務部又就中美紡織品反傾銷第一案――“中國藝術畫布傾銷”做出終審裁決,對中國畫布出口企業以77.09%至264.09%的懲罰性關稅,其中絕大部分企業為264.09%。而此前中國畫布出口美國的稅率僅為6%。
寧波康大進出口公司董事長許觀良認為,藝術畫布是薄利產品,稅率超過40%左右就很難有贏利空間,所以美國作出的高達264.09%反傾銷稅率,實際意味著對中國企業的全面封殺。
中國紡織品工業協會新聞中心主任孫準濱說,中歐協議和中美協議的簽訂僅僅是暫時平息了我國與歐盟和美國的貿易摩擦,但我國紡織出口仍可能是國際貿易摩擦的重災區。
美國制造業貿易行動委員會主席奧吉此前表示,他將繼續監視中國,并且隨時準備在2006年提交特保申請,因為“綜合雙邊協定保留了美國紡織工業繼續提交特保申請的權利”。同時,歐盟一直跟在美國背后“趁機下手“;一旦美國一有風吹草動,歐盟極有可能對中國紡織企業啟動反傾銷調查。
隨著紡織品服裝貿易配額限制即將取消,對紡織品服裝進口國來說,反傾銷、提高進口關稅和特別防護措施將成為其管理及限制紡織服裝產品進口的主要手段。世界主要紡織品服裝出口國近來也紛紛表示擔心,在后配額時代,主要紡織品服裝進口國將越來越多地采取反傾銷調查、訴訟的方式來限制進口紡織服裝產品。
實際上,服裝出口的隱憂遠遠不局限于反傾銷問題上,我國服裝依靠低價的優勢又能走多遠呢?
浙江省是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第一大省,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5以上。但出口產品的價格往往非常低,襪子賣到21美分一雙,領帶賣到1.6美元一條。2005年,我國服裝對美出口數量增加了98%,金額只增加69.6%。如果金額增幅與數量增幅相同,則可以多增長大約27億美元。這筆錢哪里去了呢?顯然是到了進口商和批發商手里,其中相當部分落進了美國服裝集團腰包,變成了他們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