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將紡織列為“十一五”發展重點
隨著國家加快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我國紡織工業優化產業區域布局,構筑產業鏈新體系,促進東中西部產業協調發展目標的實施,目前紡織業已經被寧夏自治區政府列為“十一五”重點發展的5大支柱產業之一。據寧夏輕紡總會會長龍飛介紹,“十一五”期間,寧夏紡織業將在調整改造的基礎上加快發展。
寧夏輕紡總會在《奔向2010年的寧夏輕紡工業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加快寧夏紡織工業發展,發揮羊絨資源優勢,鞏固羊絨原料收購和羊絨分梳技術優勢,進一步發展羊絨精深加工業,力爭用3~5年時間,把寧夏建成全國最大的原絨流通和羊絨加工基地,到2010年,寧夏羊絨產業力爭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工業增加值30億元的發展新目標。
“十五”期間,寧夏紡織工業形成了羊絨加工、毛紡織、棉紡織、麻紡織、化纖和服裝等多行業的工業同比增長40.2%;完成工業增加值10.9億元,同比增長28.4%;實現銷售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41.9%。與2002年相比,紡織經濟總量增加了兩倍,各項經濟指標創10多年來歷史最高水平。
據龍飛介紹,近年來寧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紡織工業的發展,寧夏輕紡總會大刀闊斧地組織領導全行業進行了產業、產品、所有制和企業結構等多方面的重大行業性改革調整。原來以國有為主的~批骨干紡織企業從體制、機制到設備、產品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形成了新的、有競爭力的企業,優勢產業、骨干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近年來,銀川毛紡廠由圣雪絨公司收購改建為新的羊絨企業;銀川棉紡廠由本地一家公司收購后紡紗能力擴大了1倍;銀川第二毛紡廠由河北三利集團整體收購,并進行了1萬錠毛精紡針織絨生產技術改造;寧夏絨線廠由寧波宜科集團整體收購,成立了寧夏萊寶襯布公司,在原有生產線基礎上投資建設國內最大的黑炭襯布項目;寧夏亞麻廠與哈爾濱華實亞麻公司合作,現在企業滿負荷生產。
在大力發展紡織業的過程中,寧夏注意發揮資源優勢,明確發展重點,例如銀川、靈武等市都專門制定了相關政策,重點扶持羊絨等優勢產業發展。近3年來,寧夏羊絨工業發展每年增速都在40%以上。羊絨加工業已經成為寧夏紡織業發展的主力軍,特別是隨著靈武羊絨工業園區和同心羊絨工業園的相繼建成,寧夏羊絨加工業的集群規模效應目前已經初步顯現,并成為全國重要的羊絨加工基地之一。目前,寧夏羊絨加工業的原絨收購和市場交易量、無毛絨分梳能力以及實際產量均已經進入全國前列。2005年寧夏原絨收購量達到6000噸~7000噸,規模以上企業加工無毛絨量達到4693噸,產品80%出口歐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