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價格戰之爭,品牌化永續發展——中國縫制機械競爭世界市場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且能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具體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是不同于它人的專利、品牌、產品和技術?又或是企業的生產率、戰略規劃和團隊協作?不錯,這些都應當屬于企業的競爭力。但深入探究其本質,都體現在專利的發明、品牌、產品和技術的創立,企業的戰略規劃,以及產品質量等等。誰能最先掌握核心競爭力,讓企業和品牌在躋身于世界市場之中,并擺脫出低價格、低水平的競爭局勢,讓品牌化之路馳騁國際市場,這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所在。
我國縫制設備行業通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國外縫制設備比較,產品制造水平不高,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低廉,主要仍集中在中南美、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然而目前世界縫制設備發展的最高水平和發展方向是省力、高效、自動化和集成化。我國的縫制設備產品大都是單一的裸機,自動化水平不高,更談不上集成化,功能性附件的開發方面基本是空白。國際上有實力的大公司依據其雄厚的技術基礎和強大的開發能力,牢牢掌握著各種核心技術和開發的主動權。我國產品缺少創新,沒有在品種、檔次及質量水平上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雖然近幾年我國的縫制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國內企業由于缺乏技術基礎和對縫紉機及服裝發展趨勢的研究,再加上價格戰使企業的贏利水平不高,無力投入,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和競爭的主動權,因此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沒有質的突破。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縫制企業應把握住機遇,找出差距,跳出價格競爭的怪圈,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產品開發之路,同時盡快完善我國縫制機械工業配套體系,充分利用勞動力成本較低,以及產品價廉物美等優勢,并加大自主品牌和產品的研發,守住國產設備的橋頭堡,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