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懷疑中國紡企非法轉口 將展開大調查
- 商會提醒企業應嚴格遵守美歐紡織品原產地規則
美歐方面懷疑中國紡織品可能存在“非法轉口”的行為,并將在近期展開大規模調查。昨日,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
規避設限繞道周邊風險大
新宇警告,“非法轉口”風險大,出口企業應守法經營,并嚴格按照美歐紡織品原產地規則確定出運貨物的原產地。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為了規避歐美“設限”,不少企業選擇到成本不高且沒有配額限制的周邊國家或地區投資設廠。這種利用外發加工制度(OPA)一度受到廣東很多紡織品企業的追捧。
廣州增城新塘鎮某大型制衣廠的老板劉先生告訴記者,該公司與香港一家工廠合作,首先在香港工廠完成襯衣和褲子的部分生產,取得原產地證明,然后再轉回新塘制作成衣,從而繞過針對大陸出口紡織品的限制。
但是,許多OPA做法卻是違反歐紡織品原產地規則的。第一紡織網銷售經理朱小元稱,目前有小部分企業干脆就在境外注冊一間公司,并沒有真正設廠,以貼牌方式在國內生產,從而將“中國制造”變為“泰國制造”、“越南制造”等。
曹新宇說,各國有自己的原產地規則,規定產品必須在當地增值一定比例,才能改變屬地。否則將給企業帶來很大風險。“美國海關最近對一些標注第三國生產的紡織品查得比較嚴,一旦發現將馬上沒收貨物,‘非法轉口’的紡企將被列入黑名單。”
歐美展開“非法轉口”調查
今年一季度,歐盟從中國進口紡織品總量同比下降35%,但從中國香港、韓國進口同比分別增長了234%和150%。曹新宇告訴記者,歐方認為中國周邊國家(地區)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大規模增加紡織品的生產能力。歐盟部分成員國開始懷疑中國香港和澳門簽發的原產地證書是否符合歐盟的原產地規則,并認為可能存在舞弊行為。
此外,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紡織品執法辦公室擬加強對紡織品非法轉口的執法檢查活動。根據中美、中歐紡織品諒解備忘錄關于非法轉口的處理規定,經雙方核查和磋商后,非法轉口一旦確定,將對當年或下一年度的全國協議總量做等量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