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機之下,上海如何突圍品牌路
- 在世界500強的品牌中,美國占到了245個,而中國只有6個。在美國,品牌價值占到了GDP總量的60%,而我國卻不足20%,并且,中國品牌的周期不足2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商務部啟動了“品牌萬里行”活動。
近日,該活動上海站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隆重舉行。會上,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主任徐建國認為,嚴格意義上說,中國目前缺乏一大批真正做大做響的知名品牌,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中國十個最早的有名品牌有7個已經退出市場。
為此,來自錦江國際副總裁陳禮明、紅雙喜副總經理樓世合以及上海電氣集團的副總裁童天雄就如何發展上海品牌展開了激烈討論。
錦江國際:國際化的運作打造國際化品牌
錦江國際集團從新中國成立前一家小小的飯店,發展成為今日參與發展餐飲業,旅游,客運,等多個行業的巨型酒店業集團。在最新的品牌評估中,更是位列酒店業亞洲第一的醒目位置,靠的是什么?
副總裁陳禮明認為,集團重組以來,多方面的國際合作,使錦江迅速并專業性地投入到了多個領域的拓展。他們還專門建立錦江品牌體系和運作體系,先進的自主中央預定系統使客人能高效地預定服務。并且,錦江深諳支撐品牌發展的人才必須是國際化,市場化的,從集團重組以來,多次引進專業型的具有運作國際性大酒店業的職業經理人。這一系列舉措,都為錦江國際的騰飛奠定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