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安牛仔:演繹永不褪色的時尚
- 中國牛仔服裝名鎮 · 佛山均安
牛仔,帶著北美洲的異域風情,作為歷久彌新的服裝設計元素,演繹著永不褪色的時尚潮流。西江之濱、鳧洲河畔,均安人自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在這片土地上放牧“牛仔”。
從第一家港資企業落戶開始,這里就撒下了牛仔服裝萌芽的種子。二十多年的發展,均安成為中國最大的牛仔服裝生產基地之一,牛仔服裝企業多達1000多家,年產值50多億元,年產牛仔服裝1億多件。
均安人并不滿足于此,正在向“世界的牛仔,牛仔的世界”目標發起沖擊。
西江之濱崛起牛仔城
19世紀40年代末,美國掀起了淘金熱。一個名叫利維·斯特勞斯的布商聽說淘金工穿的棉布褲極易磨破,大家叫苦不迭,斯特勞斯靈機一動,用隨身攜帶的厚實帆布裁制出低腰、直褲腿、窄臀圍的新式褲子,大受淘金工的歡迎。
從此這種堅固耐用,穿起來精干利索的服裝,就成了100多年來長盛不衰的牛仔服。與利維·斯特勞斯一樣,順德均安與牛仔服裝結緣同樣純屬歷史的偶然。
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大潮也開始席卷順德西部的均安,這里有了第一家來自香港的牛仔服生產企業,“來料加工”、“三來一補”是這家企業典型的生產經營模式,而這個時候,土生土長的均安人還不知牛仔服裝為何物。均安人杰地靈、環境優美,低廉的生產成本使這一家港資企業迅猛發展。隨后而來的外資企業越來越多,產業的集聚悄無聲息地開始了。
1981年,歐陽永逢高中畢業,在均安一家服裝廠做起了會計,“天天與牛仔服裝打交道,我開始對這個行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4年時間,歐陽永逢對牛仔服的生產工藝了如指掌。1985年,懷揣著打工掙來的幾萬元錢,加上親友的支持,歐陽永逢辦起第一家牛仔服廠,跨出了創業的第一步。經過20多年風吹浪打,今天的歐陽永逢已經是涵蓋牛仔紡織、洗水與制衣三大工序、擁有5家工廠的董事長。“如果說牛仔服裝產業是一條龍,那么我現在已經有了半條龍,工廠有員工1000多人,機器800多臺,年出口服裝300萬件。”
歐陽永逢的發家史,也正是均安牛仔的崛起史。
隨著世界牛仔服裝產業加速向珠三角轉移,牛仔產業在我國迎來了發展壯大的黃金時期,均安牛仔可謂生逢其時。如果說港商帶來的只是幾粒種子,那么開始大面積播種的還是土生土長的均安人。家族裂變式發展是這一地方牛仔產業成長的典型特征。寧做雞頭、不為鳳尾,順德人的“當頭”文化也決定了這里的創業沖動,當參與創業的親友掌握了牛仔服裝的生產流程之后,他們開始自立門戶,一生二、二生四,就這樣,家族企業群產生了,均安的牛仔生產企業呈幾何級數增長。
今天的均安,已形成占地面積600萬平米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和20萬平方米的牛仔成衣、面料、輔料專業市場,聚集了大量的熟練工人和龐大的設計師隊伍,與國際潮流同步的設計能力和獨具特色的水洗工藝,擁有服裝、紡織、洗水、漿染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2004年,均安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色織行業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牛仔服裝名鎮”稱號。
筑巢引鳳,打造產業發展硬環境
盡管時尚風潮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席卷著全球,但牛仔服依然是消費者眼中永遠的流行。與過去只是追求耐磨經穿相比,今天牛仔服裝的時裝化開辟出一個不可度量的空間。
“牛仔行業無論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是均安的支柱產業,如何支持牛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扶強與做大,是均安政府要下的功夫”,均安鎮鎮長鐘景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