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女王年底批量生產千元電腦
- 重慶商報蘇州專電今年9月,阿慶嫂的故鄉沙家浜將下線國內首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芯片技術的低價電腦。炮制這一年產值50億元的龐大產業的,居然是一位以小小繡花針發家,對芯片行業完全陌生的蘇州女老板。昨日,“重慶媒體沿海行”采訪團抵達蘇州,一探“繡花女王”轉型的幕后故事。
刺繡起家 資產15年增2000倍
“發展過程中我遇到過兩次重大困難,要不是政府支持,我不可能在短短兩年內成功轉型。”今年57歲的江蘇夢蘭集團董事長錢月寶接受采訪時說。
錢原是農民,為擺脫貧困,她和村里的7位姐妹從1983年起學習刺繡,被當地人稱為“8根繡花針”。“如果只是接別人業務來做,一年只能賺幾萬元。”錢月寶稱,經商量,她決定進行自主創新,做自己的刺繡產品。借來了2萬元,建小型生產線專做床上用品。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原料價格上漲,企業面臨流動資金難題。蘇州市政府在了解這一情況后,針對以錢月寶為代表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專門成立農村發展銀行,專為棉花、棉紗采購提供低息貸款。1991年開始,夢蘭集團實現年利潤100萬元,去年年銷售收入達53億。
政府支持 繡花民企轉做芯片
談到為何殺入毫不了解的芯片行業,錢月寶說是受蘇州政府提倡民企做大做強的啟發。“光做刺繡和床上用品,夢蘭的業務范圍非常有限。民企要發展,一定要創新。”
2003年,錢月寶與中科院合作開辦研究生班,偶然得知國內自主知識產權芯片——龍芯正在找尋合作伙伴。她決定出資與中科院聯手“孵化”龍芯,并在第二年投資4000萬元,建龍芯系列芯片產業化基地。當年,江蘇省科技廳為其提供3000萬元資金,支持她建芯片研發中心。
據介紹,目前以龍芯為核心技術的電腦樣品已下線,預計9月可出產1萬臺,在小范圍使用測試性能。今年底正式投產后,年產量將達50萬臺,而市場售價僅1000元/臺左右。
民企技改 蘇州去年投資5億
“低價電腦主要以農村和學生為銷售重點。”夢蘭集團辦公室負責人說,夢蘭電腦的主機只有一本書那么大,重慶、四川、蘇北等市場是其主戰場。據悉,為支持民企發展,蘇州去年共投入5億元支持民企技術創新,而在2004年,投入額為3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