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津:紡織服裝企業要注重品牌貢獻率
- 人物背景:陳樹津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級工程師,自1978年起參與歷年全國紡織工業廳局長會議主體報告的起草。參與紡織工業相關改革的研究及有關文件的起草。專業領域研究方向是紡織工業宏觀經濟。對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有獨到的見解和指導性建議及觀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越來越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設,一個沒有品牌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中站住腳。進入后配額時代的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和激烈的競爭,企業要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有品牌意識。今年6月底,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國家發改革委在北京聯合發布《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中,貫徹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突出了自主創新對行業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地位。強調科學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對紡織工業提高附加值的貢獻率。可見,政府與協會對創新、品牌建設的重視程度。政府和行業協會對企業品牌建設的各項推動工作取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政府和協會在為企業品牌建設做出貢獻時,我們的企業又應對行業做出怎樣的品牌貢獻率呢?聽聽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樹津先生是怎么說的?
樹立品牌貢獻率推動紡織工業發展的觀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宣傳貫徹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會議。 會議發布的《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是國家指導“十—五”紡織工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紡織工業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陳樹津先生指出6月底在京舉辦的中國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的新聞發布會是把“十一·五”紡織工業發展的綱要正式推出來,這是引領中國紡織工業在“十一·五”期間如何發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在這個文件當中其中特別提到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將來要提高兩個貢獻率對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是一個推動。這兩個貢獻率就是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在政府指導性文件下,我們的紡織服裝企業應如何做好科技和品牌這兩個貢獻率。陳會長意味深長地把話題引向思考,需要我們紡織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
他說,推出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說明紡織工業協會在這兩個關鍵詞問題上對“十一五”計劃能否實現,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是特別關鍵的兩點。也就是說,我們紡織工業品牌貢獻率,要體現在各個方面都要來樹立這樣的觀點,來推動紡織工業的發展。
在中國國際休閑服裝博覽會北京新聞發布會上,陳樹津先生用博覽會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襯出紡織服裝企業應注重行業品牌貢獻率的建設和發展。他說博覽會確實在產業發展當中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要反過來對我們行業實現的目標,特別是一些具體措施也應該有另一方面的作用。比如說品牌,除了在平常宣傳推廣和品牌戰略上運作,還能不能利用博覽會、展覽會、交易會等各種形式來將品牌建設得更好,對于品牌的貢獻率能夠有一個更好地推動作用。陳會長對此寄予了厚望,他希望我們紡織服裝企業應重視品牌建設,注重品牌貢獻率。
陳會長還指出,在品牌貢獻率方面,服裝行業是最有希望做好的,他希望中山市、沙溪鎮以休閑服裝帶個頭,對提高“兩個貢獻率”為全國做個表率,讓區域品牌叫得更響亮,讓中國休閑服裝品牌在國際上更有影響。讓企業的品牌,讓產品的品牌為提高知名度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質量是生命”的原則
針對國內外形勢和行業自身特點,陳樹津說,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今年提出發展先進生產力的三大重要結合點:一是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按產業鏈配套擴大高質量產品比重;二是提高創新能力,推行品牌戰略;三是提高企業和行業的快速反應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設。
陳樹津強調,從認識上,必須堅持“質量是生命”的原則。中國紡織品服裝之所以能在國際上占據了大眾主流消費市場,一是質量所體現的使用價值得到大眾消費者的承認。二是中國制造成本低、價格低,概括起來叫“物美價廉” 。但在高性能、高功能、高文化品位的紡織品服裝市場中,我們并沒有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差距還不小。因此,我們必須依靠提高主導產品的性能、使用功能和文化品位,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提高紡織品服裝在國際國內市場中的競爭地位。當前,協會將從抓質量標準認證、在主產區內抓檢測、從速制定產業技術“白皮書” 等工作入手,扎扎實實抓質量??梢娰|量在品牌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升品牌的競爭力呢?提高自主品牌貢獻率,我們首選要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一是通過提高物質生產力創造力,實現產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高品質水平,二是通過品牌文化創造力,實現產品達到國際知名品牌高品位水平,建立國際市場信譽,從而提高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
在“十一五”期間,中國紡織講“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兩個貢獻率概括起來就是“創新的貢獻率”。品牌沒有創新會老化,一定要不斷地創新。這就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增長方式,其核心就是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提升,本質就是依靠創新來實現高增長。因此,我們的紡織服裝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品牌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