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童裝業醞釀設立生產“準入證”
童裝風暴有切膚之痛
日前,廣東省服裝質量工作會議暨國家服裝質量檢驗標準宣講會在廣東省惠東縣舉行。由于5月廣東部分童裝有毒事件曾廣受關注,因此,此次會議的召開顯得格外敏感。即使過去了兩個多月,但童裝問題依然是會議的焦點。本次會議上廣東省服裝協會會員企業一致通過了《惠東宣言》,醞釀生產企業也需要“準入證”。
雖然事件已經遠去,但是整個行業仍然籠罩陰云。“我們是切膚之痛”,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劉憲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心情依然沉重。
童裝事件累及整個行業
5月底,廣東省工商局在童裝質量報告中公布了童裝含有對人體有害化學成分的報告,引發了童裝致癌事件風暴,使廣東童裝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除被檢查出問題的51個批次外,其他檢查合格和未被抽查到的童裝企業,在童裝風暴面前也都顯得很被動。佛山市青蛙王子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漢樑在會上提到,在童裝風暴期間,雖然他們的產品并未被抽查出問題,但北京的銷售代理商對他們的童裝已經提出質疑,與此同時,許多家長也對兒童服裝產生了“對名牌童裝都不能相信,其他的牌子我們怎么能信呢?”這樣的反應。
據透露,5月底被工商部門抽檢出某批次產品偶氮染料、甲醛不符有關標準的多家知名童裝品牌,直到7月底的兩個月里,一直都處于不準進入市場的狀態之下,直至7月30日,貝蒂、麗嬰房、巴布豆等品牌童裝才重獲市場準入資格。而大多數童裝品牌至今還未獲得市場的準入許可。
“童裝風暴板子打錯了”
在此次會議上,很多服裝企業都提到了服裝面料、輔料、印花等上游供應商的問題。
鄧漢樑認為,服裝生產企業都只是“廚師”,食品的質量主要還是靠上游供應商對供應原料的質量把關。而品牌“小豬班納”的品質主管歐陽明、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藍貓”品牌總經理溫衛東及廣州市利維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維建等服裝企業代表同樣指出上游供應問題不容忽視。他們認為,要想真正保證服裝的質量問題,就要從源頭抓起。而5月末的童裝風暴中的主要問題大多數是因面料、輔料和印染加工質量不好所致,特別是被檢查出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均由印染加工使用不合格的染料(涂料)所致,而最終的受害者則是兒童服裝生產企業。
劉憲生表示“童裝風暴的板子打錯了”。
童裝生產要與國際接軌
由于此次教訓很大,童裝生產企業對于上游的供應商生產企業至今心有余悸。
東莞市兔仔嘜服飾有限公司助理彭志軍介紹說,以后對面料、輔料等上游供應商,要讓他們提供面料、輔料質量檢驗報告,然后才購買其產品投入生產。林維建透露,廣州市利維制衣有限公司將根據不同的消費者要求,選擇不同檔次的面料,但最低檔次的也要符合國家安全質量的標準。對于布料,首先要供應商交付布料樣品,并將此樣品交由廣州鉛監督檢驗所,檢驗合格取得合格證后才下單投產。同時,要與供應商簽訂質量保證合同,保障產品質量。而品牌“小豬班納”的品質主管歐陽明也指出,面料、輔料合同中,要讓供應商知道服裝生產標準,供應商應提供合格檢驗報告,企業才收貨。
據了解,在《關于加強兒童服裝產品質量控制及管理的意見》中,廣東省服裝協會醞釀將在行業內貫徹IS O9001標準和開展產品認證。服協希望用國際通用的IS O9001標準來規范和提升企業管理,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