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西樵服裝業:模式轉變帶來紅火生意
- 每一個發育成熟的產業群都有一個相應配套的專業市場,這個專業市場不僅是產業發展的產物,也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依托。上世紀90年代末,廣東佛山市西樵鎮黨委、政府就確立了“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思路,提出了“建設大市場,促進大流通,帶動產業發展”的目標,投入6億多元興建了廣東西樵輕紡城,為紡織產品的銷售、流通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對西樵紡織業的持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廣東西樵輕紡城占地1000多畝,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擁有兩層、三層別墅式商鋪3000多間,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是全國四大紡織品專業市場之一。現有1000多家國內大型的外資、國有、集體和私營的紡織企業和100多家印染廠及大批服裝企業進駐西樵輕紡城。
隨著輕紡城逐步與國際化接軌,大部分當地企業也越走越遠。在他們眼里,別說是國內的北京、上海,歐洲的巴黎、意大利也不再遙不可及了。廣大紡織企業通過協會將探測信息的觸角伸到國內外,對外打出“西樵面料”的統一品牌,頻頻到國內外“吆喝”,到各種展會上去亮牌子、攬生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信息技術的進步,讓足不出戶做生意成了可能。信息流、人流、物流、資金流等通過網絡已可實現,那種做買賣一定要到現場,用麻袋背現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交易模式已改變。西樵鎮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建立“網上輕紡城”,推行網上交易,實現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結合。從去年開始,西樵鎮對輕紡城發展模式進行了調整,輕紡城已由過去單純的產品現場銷售模式逐步轉變成集產品展示、看版訂貨、產品信息服務、產品配送等多功能的新發展模式。發展模式的成功轉變,使輕紡城的發展步上了快車道。這幾年,西樵輕紡城每年的交易額都在150億元以上,2005年更是突破1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