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牌揭曉 六縫企獲殊榮
9月6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了2006年中國名牌產品表彰大會。在此次中國名牌產品評選中,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飛躍集團有限公司、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寶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興大豪公司等六家縫機企業榮獲了“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中國名牌產品評定活動每年舉行一次,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權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組織。今年的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由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組織專業委員會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報的包括在高新技術、裝備制造、農資、原材料、食品、建材等91類產品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評價。在企業自愿申請的基礎上,經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審核推薦,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經過相應的綜合評價,最終確定了532家企業生產的556個產品為2006年中國名牌產品。
據了解,此次評選在向社會公示初選名單、廣泛征求意見期間,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同時請廣大消費者在網上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作為中國名牌的參考。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對公示期間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并將核查結果提交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討論。可以說,此次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廣泛地征求了社會各界對這些產品及生產企業的意見,增強了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確保了中國名牌產品是社會認可、消費者滿意的優秀產品。
近些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不斷發展,業內一批有實力的企業開始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打造出品牌的需求,而這需要得到國家的支持與鼓勵。因此,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多次向國家名推委匯報行業發展情況和開展縫紉機中國名牌培育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最終使工業縫紉機在2003年列入中國名牌評價目錄,并在那一年評選了行業大型骨干企業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飛躍縫紉機集團有限公司、上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和寶石縫紉機集團公司5家企業的產品為“中國名牌”。
此后的這幾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更是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由于行業多年仿制跟隨式發展,使得我國縫制機械的科技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等多方面與國際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對于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國內鮮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自主創新的力度較弱、產品結構不夠合理、產品品牌綜合價值與國際品牌還有一定差距。在中高端產品領域,國內品牌仍難以體現競爭優勢和品牌優勢,尤其需要國家、行業協會繼續予以大力支持和培育推動。
在這個基礎上,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間的工作目標,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和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優勢企業,爭取中國名牌的企業數量達到10個,推動3-5個企業成為國際名牌或國際著名品牌,培育20個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名牌產品和主要骨干企業。
與此同時,業內骨干企業也積極組織參加一些中國名牌的培育活動,以推動企業不斷實施名牌戰略。由此,一種創名牌的氛圍在整個行業逐漸形成。